乘用车 第2页

SVIP免费

2024年中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洞察报告:引领创新,稳健增长

中国乘用车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引领与稳健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显著增强,占比达38.28%,其中中国品牌在新能源细分市场中占据超80%份额,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也取得突破,出口量同比增长显著。同时,中国品牌在车型更新迭代上速度惊人,平均每9小时即实现小改款,精准响应市场需求。智能化成为新焦点,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配置显著增长,激光雷达车款数量激增,车载芯片算力提升,OTA技术渗透率突破70%,逐渐成为标配。 此外,中国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中国品牌持续增长,海外品牌销量疲软。中国品牌不仅在各级城市市场占有率均超50%,还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出口量也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整体来看,中国乘用车行业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双重驱动下,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汽车行业专题:自主品牌乘用车扬帆出海,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全球汽车销量波动增长,市场整体格局未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印度和日本也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乘用车市场中轿车和 SUV 是主力车型,SUV 为增长变量。新能源车型稳步渗透,2023 年占比达 16%。汽车主力市场中,日系车全球化布局规模凸显;印度、日本前五大品牌集中度较高,德国、美国次之,本土品牌均占有相当份额。中国由于汽车市场容量大,而汽车工业发展较晚,品牌集中度低,自主品牌销量日渐增长。
SVIP免费

继峰股份研究报告:国产座舱内饰领军者,再添乘用车座椅增长新引擎

座舱内饰领军企业,乘用车、商用车业务双轮驱动,2023 年营收突破 200 亿宁波继峰股份是全球领先的座舱内饰件供应商。公司于 2019 年收购百年商用车巨头格拉默,当前产品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领域,乘用车主要产品包括座椅头枕、座椅扶手、中控系统、内饰部件等;商用车产品涵盖卡车座椅、非道路车辆座椅部件以及火车和公共汽车座椅等。公司与宝马、奥迪、大众、戴姆勒、特斯拉等主机厂,以及江森、李尔、佛吉亚等座椅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2023 年公司营收突破 200 亿元,2019-2023 年 CAGR 为 4.6%。

日本乘用车出海复盘专题:本地生产为必经之路

发展历程的璀璨篇章: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轨迹 一、贸易出口的黄金十年(1970-1980) 在石油危机的阴霾之下,日本汽车行业犹如破晓之光,实现了从100万至450万辆贸易出口的飞跃性增长。这一阶段,日本车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无与伦比的经济性以及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不仅稳固了市场地位,更在全球舞台上构建了一套独树一帜的出口产品体系,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制造”的非凡魅力。 二、海外生产的辉煌篇章(1980-2000)

乘用车行业专题报告:论爆款车的重要性,历史复盘

电动化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等车企较早布局,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多个价格段的爆款车,快速抢占新能源市场,同时爆款车在车企的销量贡献中显著提升。特斯拉凭借其颠覆性的技术领先优势引领了电动智能化潮流,其每款车都实现销量与热度的领先。比亚迪则凭借其全产业链布局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在主流价格带推出了众多热销车型。理想亦是依靠精准的产品定位能力在家庭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爆款。新一轮汽车的变革已经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消费&科技属性。华为问界新 M7 和 M9 以高热度、高性价比、高智能化突破重围,带动了问界品牌的破茧重生。小米 SU7 则凭借自带流量和人车家产品生态以及超高性价比成功破圈,成为新晋爆款。智能化时代技术迭代升级加速,新平台、新车型、新技术、新软件都将带来新的产品力。

汽车行业乘用车出海专题:本地化建厂夯实基础(上)

自上而下角度,我们认为判断各市场出口潜力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包括—总量增长潜力(GDP/人口/汽车保有量)、双边政治关系(包括对美关系)、当地汽车工业诉求(是否有本土品牌/是否要培养本土品牌)、当地目前市场格局(现有强势品牌/集中度)。其中新能源出口潜力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包括—油电经济性、支持政策(购车补贴/配套设施补贴/纯电还是混动)。在此框架下,我们将全球大区分为四大类:

乘用车行业出海专题报告:本地化建厂夯实基础(下)

自上而下角度,我们认为判断各市场出口潜力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包括—总量增长潜力(GDP/人口/汽车保有量)、双边政治关系(包括对美关系)、当地汽车工业诉求(是否有本土品牌/是否要培养本土品牌)、当地目前市场格局(现有强势品牌/集中度)。其中新能源出口潜力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包括—油电经济性、支持政策(购车补贴/配套设施补贴/纯电还是混动)。在此框架下,我们将全球大区分为四大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