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热点

站内搜索
工薪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二手车加速“卷死”入门品牌

工薪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二手车加速“卷死”入门品牌

《工薪车市洞察报告(2024版)》由易车研究院发布,深入分析了中国工薪车市的现状、变化及未来趋势,尤其强调了二手车市场如何加速“卷死”入门品牌的现象。以下是对报告核心内容的概述: 一、工薪车市的现状 定义与规模:工薪车市指的是由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小于15万元的购车用户组成的细分车市。尽管中国工薪车市在不断萎缩,但2023年其市场规模仍达到1186万辆,这一数字在全球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次于美国车市,与欧盟车市相当。 市场变化:近十年来,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万元升至3.92万元,家庭可支配收入也相应提升,部分家庭因此升级为中产家庭,导致工薪车市的占比从70%的高位降至54.87%,销量也在2017年达到高峰(1651万辆)后快速下滑。
电子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复苏转繁荣宜捂股,布局端侧+中上游

电子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复苏转繁荣宜捂股,布局端侧+中上游

从技术供给来看,我们的观点不变,2024年全球电子创新投资将围绕AI和XR延伸,此外我们也开始重视大陆半导体大基金三期带来的供给机会。我们认为AI有四个方向的机会,分别是AI手机/PC、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和先进封装。将大语言模型本地化于智能手机和PC将明显提升SOC、Dram和Flash的单机价值量,AI操作系统和APP的进化将在某个时点极大拉动消费者的换机需求。2024年,以华为供应链为代表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将迎来快速渗透期,为SOC、CIS等供应链带来显著业绩弹性。参数规模不断增加的AI训练和推理对计算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将不断提升片上互联以及3D先进封装的渗透率,拉动相关IP、HBM、TSV、封装材料、封装代工的价值量。我们认为,当前最有希望成为电子终端“Next big thing”的产品形态是MR和AR,24H1苹果MR不及预期,未来将对产品线进行调整,但我们依然重视。此外,24H2关注Meta AR眼镜可能带动的创新。最后,大基金三期落地后将拉动巨额投资,我们看好Foundry上游设备、材料和零部件的相关弹性,以及自给率较低的Fabless。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研究:探讨海外半导体设备长牛底层逻辑,看好A股硬科技资产估值修复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研究:探讨海外半导体设备长牛底层逻辑,看好A股硬科技资产估值修复

半导体行业复苏+AI产业趋势驱动下,24年海外设备龙头估值持续新高。2023年以来美股科技股资产迎来牛市,SOX指数累计涨幅+130%,其中半导体设备表现出色,优于SOX指数,AMAT、LAM、TEL、KLA、ASML股价持续新高,累计涨幅达到+163%/+173%/+146%/+136%/+95%,封装设备和后道测试设备龙头DISCO、爱德万等股价表现更为出色。股价持续走强使得海外半导体设备估值历史新高,整体上看, 2024年前道/封装/后道测试设备环节整体PE均值38x/43x/55x,PS均值10x/11x/9x,背后的底层逻辑主要有:1)全球半导体行业加速复苏,2023年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触底后,连续15个月环比持续改善,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2)AI驱动全球存储进入史诗级扩产周期,HBM等成为重要增长点,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加速布局,SEMI预计23-27年存储设备支出CAGR为29%。 3)高算力需求拉动下,AI芯片大厂加速先进封装下单,台积电积极扩充CoWoS产能,24Q2台积电法说会预计2025年依旧供给紧张,产能有望翻倍,2026年后每年复合增速超60%,全球先进封装的产业趋势已经确立。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中国自主欧洲远航,展望三倍增长空间

汽车行业专题研究:中国自主欧洲远航,展望三倍增长空间

欧洲乘用车市场需求总量稳定,受经济水平影响西欧国家汽车消费强于中&东欧国家。 据 MarkLines,2004-2023 年欧洲总体乘用车市场上限稳定在 1800 万辆左右,其中西欧地区经济较发达,乘用车销量远高于中&东欧地区。欧洲市场消费偏好与我国有较大差异,按车型结构:小车/两厢车备受欢迎,各品牌均有经典车型。按品牌结构:欧系品牌拥有绝对优势,外来品牌中日系、韩系表现良好。其中汽车工业较发达的德、法、意三国本土品牌影响力强;英国、挪威、西班牙等其他无强势本土品牌的国家,外来品牌发展较顺利。按动力形式结构: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受政策影响存在较大地区差异。西欧对新能源车接受程度较高,据 Marklines 数据,2023 年西欧新能源渗透率达 24%,其中挪威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 90%,德、法、英三国新能源渗透率均超过 20%,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府支持力度较小,新能源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中&东欧则仍是偏爱燃油车,新能源渗透率仅有 3.5%。
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报告:出口景气度高增,龙头和成长双向受益

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策略报告:出口景气度高增,龙头和成长双向受益

2024 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出口支撑景气,商用车板块行情表现占优,红利风格优于成长。短期看乘用车内需放缓下竞争加剧,控成本、强技术及新车势能的主机厂占优,中期看智驾迭代及出口弹性有望持续超预期;商用车出口量价齐升且格局稳,龙头盈利高增及高股息持续支撑;汽零业绩延续高兑现度,制造业规模优势带来成长新曲线估值占优。
低空经济专题报告:全球适航认证的路线差异和三个共识

低空经济专题报告:全球适航认证的路线差异和三个共识

全球低空业的产业化早于适航体系的制度化。从航空业发展历史看,产业的先行发展带动了适航标准体系的后续建设和完善。全球适航体系主要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与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为主,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大多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各国实际建立适航标准。从低空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全球尚未形成 eVTOL 的通用适航标准,现有飞行器主要通过专项审核等方式进行适航认证。原因在于 eVTOL 采用了大量创新设计,缺乏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和案例,许多基础研发和验证需要设计团队自行完成。目前国内已有近 10 个 eVTOL 型号申请适航认证,其中亿航 EH216-S 已取得适航证,峰飞 V2000CG 已取得 TC 证,另有沃飞长空、沃兰特、时的科技、御风未来、小鹏汇天等提交了 TC申请,型号多为多旋翼和复合翼;海外尚无企业获得适航证,美国 Joby 和 Archer、德国 Volocopter和 Lilium 以及中国峰飞等已提交适航认证申请,型号多为倾转类。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中高端国产替代可期,再谱万亿蓝海赛道新篇章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中高端国产替代可期,再谱万亿蓝海赛道新篇章

豪华车是万亿规模的超级新豪华赛道,有望诞生超级市值公司。1)平均 ASP:豪华车市场车型售价较高,2024 年 5 月,国内豪华车市场平均 ASP 为 63.1万元,豪华车市场平均 ASP 显著高于大众汽车消费市场。2)平均净利润率:奔驰、宝马、奥迪净利润为 1120.80、887.30、491.99 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 12.6%、11.0%、9.0%,2023 年全球豪华汽车加权单车净利率为 11.2%,远超行业平均。3)收入&利润规模:预计 2024 至 2026 年,国内豪华车行业销售规模达到 1.18、1.25、1.32 万亿元,豪华车净利润规模达到 1300.86、1375.22、1452.00 亿元,对应 20 倍 PE,整体行业市值将分别达到 2.60、2.75、2.90 万亿元,行业空间广阔,有望诞生市值巨头。综上可见,豪华车性价比显著的超豪华赛道:相较之下,15 万元以下中低端车市场利润规模仅为豪华车市场 40%左右,豪华车是汽车消费最为具备吸引力的细分市场,类比家电、白酒等行业,国内豪华车市场后续市值空间明确,有望诞生大市值公司,高端品牌车企大有可为。
机械行业专题报告:从出口到出海,工程机械全球化的空间在哪里?

机械行业专题报告:从出口到出海,工程机械全球化的空间在哪里?

国际化是工程机械企业崛起的必由之路,本土企业出海仍有空间。2020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周期性收缩,欧美市场持续扩张,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出海加速。2023 年,中国 TOP4 工程机械企业合计海外营收为 1102 亿元,相较于 2020 年翻了四倍,海外收入占比增加至 46%。然而,放眼全球,小松、日立等企业海外收入占比约 90%,日系企业在国内增速放缓后需求由内转外,带动工程机械走向全球;若以绝对额计算,23 年小松工程机械(含矿机)的海外营收约 225 亿美元(约 1576亿元),超过国内 TOP4 之和,本土企业出海依然任重道远。
低空经济主题投资研究:聚势而飞

低空经济主题投资研究:聚势而飞

当前,全球低空经济正处于进一步的应用普及阶段,各国从政策制定、空域试点、安全监管等多方面对低空经济予以全面支持。低空经济不仅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而且融合了以无人机等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技术赋能,是一种产业融合的新兴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拥有点对点、地域限制小、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等优势,具备引领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的潜力,是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选择,更是全球竞相角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随着中国在低空管理制度上改革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在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作用下,国内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获得了迅速的增长。其中,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实现低空经济的重要物理载体之一,在环保性、高效性、安全性、低噪音、低成本和智能性等方面具备优势,可解决未来地面的交通压力问题,能够实现人和物在城市、城际交通中的高效往来,是全球主要国家争先布局的重点赛道。
半导体行业存储板块跟踪报告(九):周期复苏叠加AI拉动,存储模组行情有望渐行渐盛

半导体行业存储板块跟踪报告(九):周期复苏叠加AI拉动,存储模组行情有望渐行渐盛

存储模组行业新篇章:深耕细分蓝海,国产替代破浪前行 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广阔舞台上,原厂巨头们往往聚焦于手机、个人电脑(PC)及服务器等大宗数据存储市场,而存储模组厂商则巧妙布局,深耕更为多样化的细分市场。它们凭借灵活的客制化能力,不断拓展存储器的应用场景,增强产品的适用性,成为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纽带。 产品版图双轮驱动:闪存与内存模组并进 闪存模组领域,固态硬盘(SSD)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5%,尽管当前市场仍由三星、西部数据等国际巨头主导,但国产厂商正奋力追赶,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日本乘用车出海复盘专题:本地生产为必经之路

日本乘用车出海复盘专题:本地生产为必经之路

发展历程的璀璨篇章:日本汽车工业的崛起轨迹 一、贸易出口的黄金十年(1970-1980) 在石油危机的阴霾之下,日本汽车行业犹如破晓之光,实现了从100万至450万辆贸易出口的飞跃性增长。这一阶段,日本车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无与伦比的经济性以及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不仅稳固了市场地位,更在全球舞台上构建了一套独树一帜的出口产品体系,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制造”的非凡魅力。 二、海外生产的辉煌篇章(1980-2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