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工业人工智能白皮书2025年版:边缘AI驱动,助力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通用大模型的出现让 AI 技术从专用化迈向了通用化。AI 技术正在步入工业领域的千行百业,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打造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质生产力。
消费电子行业分析:AI终端新品迭出,重塑创新趋势消费电子AIAI 终端新品迭出,创新趋势明确。2024 年末 AI 创新加速,有望带动终端需求复苏。OpenAI 12 天直播发布,推出完整版 o1、o3 模型、文生成视频模型 Sora Turbo;苹果发布 iOS18.2,重点更新 Apple Intelligence;火山引擎冬季 Force 原动力大会上,豆包视觉理解模型首次亮相并升级了豆包主力通用模型。我们预计,2025 年将迎来端侧 AI 创新元年,进一步提振消费电子产品需求,驱动 SoC、存储、PCB、声学等硬件升规升配。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度策略: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量产在即开启十年产业大周期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25年产量有望达千台级别。马斯克在采访中表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产量将增加10 倍,至5-10万台人形机器人,然后在第二年再增加10倍至50-100万台。海外产业链巨头包括英伟达、谷歌、OpenAI等也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
汽车电子行业专题报告:智驾加速下沉,产业链全面受益汽车电子智驾产业链智驾芯片:上游核心环节,国产厂商加速追赶。截止 2024 年 11 月,英伟达在中国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以 53%的市场份额断崖式领先于其他智驾芯片厂商,主要为搭载在中高端车型的 Orin-X。随着智驾功能逐步下沉至中低端车型,以中国本土厂商地平线及黑芝麻智能的征程 6E/M 及武当C1200 系列为代表的追求极致性价比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渐体现,并预计将充分受益于智驾下沉趋势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英伟达也推出了更有性价比的 Orin-N 以保持自身在智驾域控芯片的市场地位,目前比亚迪已在 20 款车型中分别定点了征程 6E/M 及英伟达 Orin-N 的智驾系统。我们认为 2025 年各厂商将为争夺中低端车型的增量市场在产品之间展开新一轮交锋。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三层融合,2025年产业质变!机器人本篇尝试解答机器人数个焦点问题。自 2022 年机器人成为焦点后,数个问题困扰产业和投资者。本篇解释放量难题(跟踪人形机器人吗)、学科融合问题(机械、轻工、家电、汽车、软件、其他 ICT)、参与者问题(多种力量,需要梳理)、远期问题。
机器人传感器行业专题报告:外界互动的必备感知机器人传感器机器人智能化的提升在于感知能力的提升,传感器是感知层面核心部件。人形机器人主要感知维度来自于力觉、惯性、触觉、视觉、速度/位置这五大方面,我们结合产品壁垒、行业格局、产业进展程度后,认为视觉、力觉、触觉是未来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值得重点关注的三个细分方向。
机密计算保障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研究报告机密计算人工智能系统安全新一代AI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在显著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亟需建立一个涵盖各个层次的AI安全框架,有效控制AI安全风险
AI算力产业研究:美国对华AI限制加剧,自主可控大势所趋AI算力2019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导致国内科技产业的投资策略发生显著的变化。2024年10月,美国商务部要求台积电从11月11日起,停止向中国大陆客户供应7nm及更先进工艺的AI芯片。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公布了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新规则,将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在特朗普2.0时代,美国对华在高科技领域的制裁、限制或将持续。
AI液冷行业研究报告:液冷进入新纪元AI液冷算力快速发展带动散热需求提升,政策导向明确驱动液冷成为标配。伴随算力需求快速发展,处理器计算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功耗也显著提升,传统风冷已难以满足散热需求,需要更高换热效率、更节能的液冷技术来满足高功率散热需求。传统风冷的 PUE 值基本在 1.5-1.6,而液冷能够将 PUE 值做到 1.2 甚至更低。2019 年以来国内政策导向明确建设新型绿色数据中心,明确要求 PUE 值要做到 1.3 以下,液冷技术路径有望深度受益。 AI 领域蓬勃发展,液冷市场需求未来可期。液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散热解决方案,近年来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HPC)和电子设备等高能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风冷系统相比,液冷通过冷却液直接传导和转移热量,实现了更出色的散热效果,能够有效支持高密度、高功率设备的稳定运行,并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和设备的散热要求。根据 IDC 统计预测,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从 2022 年的 195 亿美元增长至 2026 年的 347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17.3%;2023 至 2028 年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7.6%,预计到 2028 年市场规模将增至 102 亿美元。
2024年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AI大模型AI大模型是指拥有亿级以上参数的深度学习模型,从应用场景角度可分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其中垂直大模型又可以分为行业大模型和垂直场景大模型。通用大模型,聚焦基础层和技术攻关;垂直大模型,聚焦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开发行业和场景专用模型,面向政务、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垂直行业和营销、客服、运营等通用场景。
乘用车行业2025年度策略:自主格局强化,高阶智驾迎来平权时代乘用车高阶智驾智能驾驶产业提速,功能迭代市场下沉。各地区智能驾驶政策持续加码,L3 及以上智驾加速渗透,2024 年为 L3 落地元年,我们预计 2025 年 L3渗透率快速提升;L4-L5 级仍处于发展初期,基于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2026 年全球 L4-L5 级渗透率分别为 0.1%/0.6%/1.3%,2027 年有望提至 4.4%。高阶智驾平权趋势显著,L3 代表性功能城市 NOA 车型价格正逐步下探至 10 万+,2024 年前三季度 15-20w 标配城市 NOA 的乘用车比重达 1.0%。功能端,从“城市 NOA”到“车位到车位”持续演进,2025 年第一梯队的小鹏、华为、理想将重点发力车位到车位功能,其他车企进一步夯实其城市 NOA 的能力。车企智驾已从“人无我有”到追求“人有我优”,后续将围绕算法、数据、算力全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