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龙迅股份研究报告:国内高清视频芯片领军者,汽车AR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龙迅股份研究报告:国内高清视频芯片领军者,汽车AR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龙迅半导体成立于 2006 年,专注于高速混合信号芯片研发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可分为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商显及配件、汽车电子、工业及通讯、AR/VR、PC等领域,客户涵盖鸿海科技、视源股份、亿联网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及高通、英特尔、三星等世界领先主芯片厂商。公司围绕自身技术优势,持续进行产品迭代,面向汽车电子、高性能计算、新一代通讯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7 亿元,同比增长约44%;实现归母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增长约 41%。
九号公司研究报告:技术远征,智能短交通深耕、机器人拓疆

九号公司研究报告:技术远征,智能短交通深耕、机器人拓疆

九号公司成立于 2012 年,是全球电动个人出行产品、动力运动和家庭机器人领域的领军者,目前已经形成包括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E-bike 等品类丰富的产品,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禄峰、王野先生技术出身,为公司注入专注研发、升级产品的基因。2016~2024 年公司收入从 12 亿元快速上升到142 亿元(CAGR 为 37%),2020 年~2024 年净利率处于上行通道。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业务横纵拓展,线束龙头高歌猛进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业务横纵拓展,线束龙头高歌猛进

公司深耕汽车线束三十六载,是汽车线束自主龙头,公司在 1988 年成立,起家工程机械配线束,2000 年前后进军乘用车线束,后续客户从国产到合资再到新势力不断拓展,主要客户包括赛力斯、上汽大众、理想、特斯拉等。2021 年开始伴随赛力斯、特斯拉、理想等新能源项目放量,公司步入高成长通道。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国产线束之光,连接器助力成长

沪光股份研究报告:国产线束之光,连接器助力成长

智能电动方兴未艾 国产线束之光加速替代。沪光股份主要从事汽车线束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产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仪表板线束、发动机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2021-2024年,受益于产能持续释放及新能源车线束放量,公司营业收入从 24.5 亿元增长至 79.1 亿元,CAGR 达 47.9%;2024 年营收 79.1 亿元,同比+97.7%,迎来成长拐点。随着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进程加速,线束轻量化趋势凸显,行业国产替代加速,作为自主汽车线束行业龙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恒帅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微电机核心企业,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电机领域

恒帅股份研究报告:汽车微电机核心企业,有望切入人形机器人电机领域

汽车电动化提速,公司微电机需求增长。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微电机单车平均用量显著高于燃油车,根据 QYResearch 预测, 2031 年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规模达 204 亿美元。公司汽车相关产品主要集中于“四门两盖”的汽车车身领域,并已在隐形门把手和充电小门领域实现“电机+执行器”的产品拓展,未来有望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上发掘“1+N”的产品开拓机会。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三重驱动,公司阔步迈向新时代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三重驱动,公司阔步迈向新时代

聚焦智能搬运领域,打造叉车行业龙头。公司专注于叉车等工业车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及后市场业务,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公司自 2017 年以来连续在全球叉车制造商中位列第八位。公司股权较为集中,杭叉控股(实控人仇建平先生)和杭州实业投资(国资背景)分别持有公司 41.13%、20.39%的股权,公司体制机制更加灵活。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夯实稳健。
五菱汽车研究报告:转型深耕汽车全产业链,产品升级客群拓展促增长

五菱汽车研究报告:转型深耕汽车全产业链,产品升级客群拓展促增长

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汽车产业链业务的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公司秉承控股股东广西汽车集团近百年制造经验,专注汽车零部件、汽车动力系统,以及包含新能源车的商用整车设计与研发,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2024 年零部件及其他工业服务贡献 69%主营收入,车桥、车架类为核心产品),同步发展动力系统(占比 22%)与商用整车(占比 9%)业务。公司为国内外数十家主机厂提供高价值零部件产品;为超 1000 万终端客户提供动力系统;为超过 100 万用户提供优质适用的商用车和出行服务。
赛力斯研究报告:深度合作华为,AITO问界树立自主高端品牌标杆

赛力斯研究报告:深度合作华为,AITO问界树立自主高端品牌标杆

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合作华为打造 AITO 问界品牌。赛力斯始创于1986 年,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型制造企业。2021 年,赛力斯与华为业务深度跨界融合,围绕技术、产品、渠道三个方面,深入推动智能终端领域合作。赛力斯发布高端智慧汽车品牌 AITO。AITO 问界品牌现在主要有 4 款车型在售,分别为问界 M5、问界 M7、问界 M8 和问界 M9,至 2025 年 4 月,AITO 问界的单月销量已超过2.7 万台,高端豪华 SUV 问界 M9 的单月销量已超过 1.3 万台。
爱玛科技研究报告:两轮车紧抓“她经济”布局女性客群,三轮车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

爱玛科技研究报告:两轮车紧抓“她经济”布局女性客群,三轮车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

行业分析:内销政策利好叠加外销复苏,两轮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1)内销:新强标政策出台加速低质低价产品出清,叠加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促进更新需求,两轮车行业规模和集中度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5 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有望达 5200 万台。2)外销:东南亚多国推出“油改电”补贴,越南河内“禁摩”有望进一步助推电动两轮车东南亚市场的增长,或将为两轮车出口带来新增量。
爱玛科技研究报告:产品&渠道优化推动量价齐升,两轮电动车龙头开启新成长周期

爱玛科技研究报告:产品&渠道优化推动量价齐升,两轮电动车龙头开启新成长周期

三电技术+智能化推动 ASP 提升,产品&渠道优化成长逻辑清晰。 1)ASP 提升逻辑:①三电:引擎 MAX 系统持续迭代,自研凸极电机、蔚蓝控制器电控系统构建“性能+场景化”综合动力解决方案;②智能化:基础智能化功能在主推车型适配,智能化渗透率快速提升,中高端车型搭载更多智能化功能,稳步提升高端品牌形象。2)销量提升逻辑:1)产品端:优化用户画像,增加男性向产品线,扩大消费群体覆盖范围。2)渠道端门店仍有稳步提升空间:门店总数超 3 万家,下沉市场稳固。3)店效提升:逐步淘汰低效门店,提升渠道质量;一、二线城市门店升级,推动单品旗舰策略。两轮车行业格局:2H 伴随新国标实施、新品发布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等,对推升行业景气度、格局优化等仍有催化。中期视角加速份额抢夺支撑点更多来自供给门槛约束、头部产品力提升(三电、智能化、电摩品类)、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成本优势。据奥维云网,25H1 电动两轮车内销 3232 万台,同比+29.5%,爱玛内销+39.2%。
豪能股份研究报告:汽车传动专家,新产品+新赛道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豪能股份研究报告:汽车传动专家,新产品+新赛道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深耕汽车传动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和航空航天零部件两大类,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同步器和差速器两大总成系统。通过“产品+服务+创新”三维协同模式,实现从单一零件到总成系统的业务升级,与麦格纳、采埃孚、舍弗勒、博格华纳、汇川、大众、一汽、比亚迪、吉利、重汽、法士特等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企业建立了深厚合作关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