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

站内搜索
威迈斯研究报告:受益于电动化趋势,快充和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威迈斯研究报告:受益于电动化趋势,快充和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1)随着产品向集成化+高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以及电动化持续渗透,行业有望量价齐升。24-26 年,预计全球/ 中国车载电源产品市场规模CAGR 分别为 16.2%/ 18.0%。(2)车载电源:具备成本优势,高压化和出海铸就成长。公司是车载电源第三方龙头供应商,据 NE 时代数据统计,23 年公司 OBC 市占率 18.8%。21-23 年,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2-6pp,具备成本优势。800V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已实现量产供货,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快充和出海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点。(3)协同与互补业务:产品矩阵布局完善,业务初步放量。电驱协同电源集成化趋势,液冷模块弥补直流充电市场缺位,EVCC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前瞻布局无线充电类项目,各业务板块实现协同互补发展。
速腾聚创研究报告:迅速腾飞的激光雷达巨头-聚智驾之势,创感知先河

速腾聚创研究报告:迅速腾飞的激光雷达巨头-聚智驾之势,创感知先河

激光雷达全球领军企业,坐拥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公司以自研机器人激光雷达起家,切入车规级市场,拥有从硬件到软件全栈式激光雷达解决方案。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 亿元,同比增长 111.2%,实现经调整净亏损 4.3 亿元(净利润受到股份支付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现金性项目影响约 38.5 亿元),同比减亏 22.9%。公司于 2024 年 1 月 5 日 IPO,募集资金约 8.77 亿港元,发行价为 43 港元。 车载激光雷达不易替代、渗透率低、空间大,具有成本优势的厂商更具竞争力、产品价格有望触底回升。激光雷达在对信息精度与安全性要求苛刻的 ADAS 中具备不可替代性,我们预计远期伴随自动驾驶普及率提升,2026 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达 103 亿元,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 114 亿元。公司在销售收入、定点订单、SOP(25 款车型)等方面是世界 TOP 级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且具备成本优势,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小米集团研究报告:品牌上行赋能全系产品,人车家进入正反馈通道

小米集团研究报告:品牌上行赋能全系产品,人车家进入正反馈通道

依据公司董事长雷军在7月19日晚间的精彩演讲,小米SU7自上市以来,其市场表现令人瞩目,交付量已迅猛突破3万辆大关。更令人振奋的是,原定于全年达成的10万辆交付目标,预计将在今年11月提前超额完成,彰显了小米SU7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市场调研结果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高达80%的小米SU7预定用户自豪地宣称自己是“米粉”,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小米品牌忠诚度的深厚基础,也映射出用户对小米生态链产品的强烈偏好与信赖。小米通过构建人、车、家生态闭环,正步入一个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正向循环阶段,这一战略布局预计将在未来对公司整体产品销售产生显著的积极催化作用,进一步推动小米品牌的全面发展与升级。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坚守用户价值,销量高增有望延续

理想汽车研究报告:坚守用户价值,销量高增有望延续

市场认为理想此前的成功为偶然因素居多,对后续产品力持怀疑态度。我们认为理想增程式 SUV 的成功来自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共振,体现了公司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和打造精品产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理想后续产品有望复制 L 系列的成功,纯电新车也有望热销。 主要逻辑 1: 理想增程式 SUV 的成功来自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共振,体现了公司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和打造精品产品的能力。理想汽车产品定位为家庭用车,符合近几年汽车需求增量来自于家庭用户增换购、新能源化及高价格带车型占比明显提升等结构性变化。结合李想此前的创业经历以及 L系列超强的产品力,我们认为理想汽车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体现了公司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精品车型的打造能力。
华为汽车产业链专题报告:华为车生态圈进入强产品周期,高端和经济型智驾齐头并进

华为汽车产业链专题报告:华为车生态圈进入强产品周期,高端和经济型智驾齐头并进

1、华为车生态圈进入强产品周期,高端和经济型智驾齐头并进 • 【长安汽车】智驾深蓝S07于7月底上市,乾崑智驾ADS SE首次搭载在20万以内车型上。深蓝S07将于7月底推出,定位科技新主流B级SUV,搭载深蓝超级增程2.0。华为乾崑智驾ADS SE首次在20万以下车型上提供,有望大幅提升长安经济车型的驾驶体验和吸引力。 • 【北汽蓝谷】华为智选享界S9于8月上市,搭载乾崑智驾ADS 3.0。5月31日,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开启预定,预售价45-55万,并将于8月上旬正式上市,首发HUAWEI ADS 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国内叉车龙头,充分受益行业锂电化、全球化发展

杭叉集团研究报告:国内叉车龙头,充分受益行业锂电化、全球化发展

全球内燃叉车电动化,电动叉车锂电化趋势显著。全球环保政策日益趋严,电动叉车因其污染小、噪音低、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叉车发展趋势,2022 年欧洲/中国/全球电动叉车市占率分别为 89%/71%/64%。国内方面,虽然国内电动叉车渗透率已大幅提升,但相较欧洲仍有一定差距,同时国内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仍然偏低,未来仍有提升空间。海外方面,电动化率较高的欧洲主要以铅酸电池为主,相较于铅酸电池,锂电池具备质量更轻、能量密度高等特点,有望逐步替代铅酸电池。2022 年全球锂电叉车渗透率约 20%,预计 2030 年全球锂电池叉车渗透率超过 50%。
鼎通科技研究报告:高速互联+新能源车双轮驱动,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鼎通科技研究报告:高速互联+新能源车双轮驱动,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鼎通科技是国内连接器组件专业供应商,深耕连接器行业二十余载。公司的核心产品为连接器组件,其中包括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凭借集精密模具设计开发、产品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竞争优势,公司目前已与安费诺、莫仕、泰科电子、哈尔巴克和中航光电等行业内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24Q1 公司整体营收端恢复增长,实现1.94 亿元,同比增长 19.73%,归母净利润仍同比下滑 45.11%,期待行业复苏带动公司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莱斯信息研究报告:民航空管龙头,卡位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先行者

莱斯信息研究报告:民航空管龙头,卡位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先行者

莱斯信息成立于 1988 年,前身为原电子工业部第 28 研究所(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28 研究所)于 1988 年投资设立的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公司。公司围绕着军事 C3I 理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的结合)在民用领域进行衍生应用拓展,经过不断地内延外并,目前形成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及城市治理三大业务,三大业务均为行业内市占率领先地位。2023 年,公司营收为 16.7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31 亿元,5 年 CAGR 为37.93%,保持较快增速。
吉利汽车研究报告:新能源转型加速,新车周期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

吉利汽车研究报告:新能源转型加速,新车周期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

吉利汽车作为国内优质自主品牌,2020 年至今新能源转型持续加速,极氪001、星越等优质车型上市加速品牌革新。2024 年吉利汽车有望迎来全方面的提升:1)内销燃油车中,博系列、星系列车型有望保持销量稳定,对应市场份额的提升;2)新能源车中,极氪、领克、银河等品牌/系列车型有望带动整体销量的提升;3)出口全面升级,出口市场及车型销量有望持续扩张。所以我们认为,吉利汽车有望迎来销量和份额的快速提升。 燃油车:CMA 架构竞争力强,销量份额有望逆势增长 吉利 CMA 架构在动力性能、安全性、智能化程度方面均领先传统燃油车竞品,星越 L、博越 L、领克 03 等 CMA 架构车型有望保持竞争优势,强大产品力有望助力公司燃油车销量向上,8-20 万价格带区间内优势明显。考虑到政策端加码以及新品陆续推出的背景下,星系、博系有望贡献主要增长动能,我们预计 2024 年吉利燃油车销量有望达到 122.7 万辆,同比+3.6%。
华为汽车产业链专题报告:问智享尊界,自主新引望

华为汽车产业链专题报告:问智享尊界,自主新引望

华为汽车:智驭未来,引领自主新风尚 2024年上半年,华为鸿蒙智行系列以卓越表现,累计交付新车194,207辆,荣耀登顶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上半年销量榜首,彰显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强劲实力与无限潜力。作为鸿蒙智行的旗舰之作,行政级豪华轿车——享界S9现已开启尊享预订,其预售价锁定在45-55万元区间,并定于今年8月盛大发布,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豪华智能出行体验。紧随其后,智界R7也蓄势待发,预计9月惊艳亮相,持续拓宽华为汽车的豪华产品线。
宁德时代研究报告:动力电池龙头优势稳固,储能开启加速发展新篇章

宁德时代研究报告:动力电池龙头优势稳固,储能开启加速发展新篇章

公司连续七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榜首位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企业,主营产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锂电池材料等。公司成立于 2011年,前身是全球消费电池领先企业 ATL 的动力电池事业部。2017 年公司登顶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行榜,自此稳居榜首,2023 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达到 36.8%。公司自 2021 年开始连续位列全球储能电池排行榜第一位,2023 年市占率达到 40%。 动力与储能电池需求稳步增长,领先企业强者恒强。新能源车市场方面,电动化趋势下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加,我们预计 2024 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为1002GWh,2027 年有望达到 1476GWh。储能市场方面,全球融资成本后续或稳步下降有望助推储能需求释放,我们预计 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为231GWh,2027 年有望达到 381GWh。锂电池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人才密集型行业,在产能供应充足背景下,公司依托技术、规模、渠道等优势,深入绑定核心客户,市场份额有望稳中有升。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