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站内搜索

人形机器人行业报告:机器人量产时刻,互动感知能力有望成为迭代重点

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进,Optimus 量产时间表明确。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 量产预期至几千-1 万台,相比原先预期进一步提升,同时特斯拉将量产计划将分为多个阶段,2025 年生产的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测试,2026 年有望对外销售。软件赋能方面,英伟达大模型、数据、开发平台三大核心领域打造机器人底层开发生态,并与 14 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有望加速机器人落地。

2025年主流车企城市NOA试驾报告:3月特斯拉VS小鹏上海专题 & 北京篇

2025年是汽车智能化拐点之年,开启3年周期推动国内电动化渗透率实现50%-80%+的跃升,整车格局迎来新的重塑阶段。头部智能驾驶主机厂/方案供应商逐渐实现全开城的城市NOA落地体验,不断完善内部路、环岛、掉头等困难场景,加强Corner Case的处理能力,提升乘客与安全员的驾驶体验。

北大-DeepSeek系列-提示词工程和落地场景

本次讲座为DeepSeek原理和应用系列研讨的讲座之一,聚焦提示词工程与产业实践两大核心模块,延续前序对AIGC底层逻辑的探讨,系统拆解如何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充分释放DeepSeek潜能。让大家无需具备专业技术背景即可掌握AI提效的核心路径。

AI 算力芯片行业专题报告:AI算力芯片是“AI时代的引擎”,河南省着力布局

AI 算力芯片是“AI 时代的引擎”。ChatGPT 热潮引发全球科技企业加速布局 AI 大模型,谷歌、Meta、百度、阿里巴巴、华为、DeepSeek 等随后相继推出大模型产品,并持续迭代升级;北美四大云厂商受益于 AI 对核心业务的推动,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不断提升资本开支,国内智算中心加速建设,推动算力需求高速成长。人工智能进入算力新时代,全球算力规模高速增长,根据 IDC 的预测,预计全球算力规模将从 2023 年的1397 EFLOPS 增长至 2030 年的 16 ZFLOPS,预计 2023-2030年复合增速达 50%。AI 服务器是支持生成式 AI 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AI 算力芯片为 AI 服务器提供算力的底层支撑,是算力的基石。AI 算力芯片作为“AI 时代的引擎”,有望畅享 AI 算力需求爆发浪潮,并推动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Agent行业深度报告:Agent迎来爆发元年— —打造个人“贾维斯”时刻

AI+Agent 重塑人机协作范式,驱动商业智能化革命。全球科技巨头竞逐生态平台与垂直应用,国内外企业同步发力,Manus 横空出世在 GAIA 评分第一。计算机行业通过 ERP 智能化实现决策转型,传媒行业的电商领域也将通过 Agent重塑购物体验。未来,智能化升级、数据驱动优化与跨领域生态融合将推动 Agent向更广泛的商业场景渗透,开启 AI 普惠新纪元。

人形机器人执行系统之旋转关节专题报告:扭矩跃升,动力内核

执行器:驱动关节活动,电驱动已成主导。执行器即一体化关节,其本质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驱动连杆机构的运动。执行器当前占人形机器人整体成本约55%,性能和成本主要取决于核心零部件。根据动力来源,执行器可分为液压、气动和电驱动三类,电驱动凭借成本低、控制精度高和密闭性优等特点,成为主流方案。人形机器人躯干的执行器分为旋转执行器与线性执行器两类,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机构:旋转执行器采用减速器,而线性执行器采用行星滚柱丝杠,国内大部分本体厂以旋转执行器方案为主。从趋势上看,高性能、智能化、微型化的一体化关节模组是降低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的关键。

智能机器人行业产业研究报告2025

我国发布的国家标准《机器人分类》(GB/T 39405-2020)将机器人定义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编程的轴,以及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定任务的执行机构。以此为基础,极光月狐研究院将智能机器人定义为:加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自主感知、交互、决策、执行等操作的机器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