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站内搜索
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量产元年,明日在途

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量产元年,明日在途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更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工厂训练是破除具身智能数据不足与实用性低下之间 “引力束缚”的关键,也是积累高质量、大规模应用数据的必要手段。 短期(3年内)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特种场景。我们认为特种场景成本敏感度较低、遥控操作可在短期弥补具身AI不足导致的机器人自主性不足。 中期(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制造场景。我们认为制造场景下的通用机器人不止双足人形一种形式,前期工厂训练泛化后的技能同样有望搭载于轮式机器人,制造业企业对于通用机器人形态的选择将加入成本考量、更加因地制宜。
科技行业年度策略:GenAI引领全球科技变革,关注AI应用的持续探索

科技行业年度策略:GenAI引领全球科技变革,关注AI应用的持续探索

生成式 AI: 2024 年,全球生成式 AI 发展持续,算力、大模型和场景的飞轮继续转动,端侧 AI 有所突破,AI Agent 雏形初现。我们将重点变化总结为五大发展趋势,并且这几大发展趋势预计在2025 年仍将持续。1)AI 芯片计算能力持续增强,云计算厂商持续加大投入;2)大模型向多模态发展,使得计算机能够在不同模态(如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之间建立统一的语义理解,将模态不同的信息视为同一概念;3)年初 Sora 首次发布引领浪潮,后续全年内视频生成模型迭代不止、DiT 热潮不息;4)以手机为代表的AI 智能硬件值得关注,AI 手机正在由生成式 AI 手机向系统级 AI 手机跨越,将“设备”转化为智能的“个人助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的生产力;5)各类 AI 应用持续探索,从“AI Assist” 向“AI Agent”发展,这一点同时体现在硬件和软件层面。SaaS 作为企业经营的提效产品,客户对效率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是生成式 AI 落地应用的重要场景,目前众多 SaaS 企业已通过“产品+生成式 AI”提效。此外,目前 AI 在搜索、广告、电商、教育、金融、网络安全、医疗领域有所赋能。AI 在硬件层面除手机、PC 外,由于具备更好的上下文理解、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情感识别等能力,在 AI 眼镜、AI 耳机、AI 陪伴/玩具等均有所突破。
自动驾驶战略与政策观察:政策法规助力高度自动驾驶加速推进产业化(2024年)

自动驾驶战略与政策观察:政策法规助力高度自动驾驶加速推进产业化(2024年)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产业进展迅速。Waymo、百度、小马智行、新石器、奔驰等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加速深挖场景需求,迭代升级技术应用与保障能力,推动高度自动驾驶进入产业化落地的快车道。截至目前,Robotaxi、低速无人车、自动驾驶卡车等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构建数字技术研发新生态,深化垂直细分领域高质量应用提供了新动能,而且为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度策略:从科幻到现实,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

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度策略:从科幻到现实,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

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大模型问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分水岭,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第三发展阶段未来会有一段较长的发展红利期,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落地物理世界的优质载体,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拥有感知、思考、决策等能力不再遥不可及。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通信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迎接AI的大推理时代

通信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迎接AI的大推理时代

AI 大推理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过去主要依靠训练需求驱动的 AI 产业,逐步过渡到推理需求驱动。主要表现为:(1)模型侧:OpenAI o1 的发布使得大模型发展进入新范式,推理消耗算力大幅增加;(2)算力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自研 ASIC 等硬件,并推送供应链解耦以做到降本同时保证供应链安全;(3)应用侧:AI Agent 爆发使得推理算力需求与用户数或 AI 载体数挂钩。
半导体行业2025展望:AI热潮将延续

半导体行业2025展望:AI热潮将延续

人工智能。 维持对行业长期增长的积极展望;在多轮投资周期中把握机会。2024 年,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受益标的表现亮眼,主要受益于算力基础设施投资的大幅增加,推动产业链 AI 相关业务收入实现强劲增长。尽管一些投资人始终存有对 AI 发展可持续性的担忧,我们依旧对该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据彭博预测,美国三大云厂商(微软/谷歌/亚马逊)和 Meta 的资本支出总额将在 2024 年实现 42%增长,并于 2025年再度增长 18%至 2500亿美元。全球云厂商、云计算公司、互联网企业、主权国家和产业客户均展现出对算力层面的大量需求。我们维持对 AI 行业长期增长的积极展望。我们认为在后续的多轮 AI 投资周期中,产业链核心受益标的仍存在投资机会(AI GPU 的迭代、AI 应用的爆发,以及变现策略的实现等)。不过,投资人也应注意潜在的风险,如中国的 AI 产业链可能面临美国政府的进一步出口管制。
2025年TMT行业投资策略:AI+车载,2025算力与算法新星熠熠!

2025年TMT行业投资策略:AI+车载,2025算力与算法新星熠熠!

科技拐点,产业蜕变。1)需求侧,运营商 + 智算中心 + 互联网三大需求驱动本土算力增长。供给侧,国产替代提速。根据IDC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AI加速卡出货量约为91万张,其中英伟达份额为80%(同比下滑10pcts),华为17%,百度1.8%、寒武纪1.2%、燧原科技0.3%。2)车载:2025 智能平权,智驾芯片迎国产化拐点。3)底层硬件:国产半导体能力突破。先进制程受限背景下,麒麟芯片仍位列2024年11月高端手机CPU天梯图前列。Mate 70配合纯血鸿蒙系统,整机性能提升40%。国产光刻机进展披露,提振半导体自主可控信心。4)软件生态:国产玩家已布局完整。GPU编程平台环节,华为CANN(紧耦合)、寒武纪对标CUDA(紧耦合)、ROCm、OpenCL。AI开发框架环节,华为Mindspore、百度PaddlePaddle、清华Jitter对标Pytorch、Tensorflow。竞争策略分为开源开放兼容CUDA(AMD、摩尔、沐曦)及自成体系(NV、华为、寒武纪、百度)。5)从训到推:工具丰富,生态优于训练。ONNX正逐渐成为AI模型标准格式,作为模型转换的中间人,因此推理框架差异主要来自于开发难度和优化性能。
2024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

2024年度AI十大趋势报告

AI当然不是科幻,AI⾸先是⼀⻔科学,其次是⼀项⼯程,最后正在变成⼀种⼯业。这就意味着AI不仅可以观测、可以学习,还能预测——或者更准确来说,我们就是站在新进展新信息的最前沿,站在产学研交汇地带,把正在从学术研究进⼊产业变⾰程序的技术⽅向,总结并举例说明呈现给所有⼈。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智能化,关注国际化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智能化,关注国际化

乘用车:2025 年智驾渗透率加速提升,插混供给增加,降本增配和兼并重组是关键词。预计 2025 年中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零售总量分别为 2851/2339 万辆,同比分别+5.6%/+3%;批发高增长主要由于出口带动,预计 2024/2025 年乘用车出口量为543/651 万辆,同比分别+22.4%/+20%。(1)电动化:2024 年 EV 增速放缓 PHEV高增长,比亚迪和赛力斯等企业受益。2025 年更多 PHEV 供给增加,PHEV 细分市场竞争加剧,但仍存在爆款机会。(2)智能化:随着供给端配套车型价格带下沉,需求端端到端架构拉高模型上限提升体验,2025 年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大疆/小鹏等纯视觉低成本方案有望放量,带来 10-20 万元高速 NOA 渗透率提升,纯视觉/单 OrinX/OrinY 方案有望放量,预计 20-30 万元城区 NOA 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3)投资方向:降本增配预计是 2025 年车市的主旋律,降本不仅仅依靠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让利,还依靠车企自身的战略聚焦,智能化是增配的重要方向。兼并重组预计是 2025 年车市的另一个关键词,上汽和广汽等在积极推动改革。
科技行业前瞻专题:AI ASIC,算力芯片的下一篇章

科技行业前瞻专题:AI ASIC,算力芯片的下一篇章

ASIC 可以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的需求,可以满足大型CSP客户的诸多需求:1)内部工作负载的架构优化;2)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成本;3)为AI工作负载定制的内存和I/O架构。随着AI应用的发展和生态逐步完善,AI算力集群特别是推理集群对加速计算芯片需求巨大,驱动ASIC快速成长。预计2028年数据中心ASIC 市场规模将提升至429亿美元,CAGR为45.4%。 ASIC针对特定算法和应用进行优化设计,在特定任务上的计算能力强大,通常具有较高的能效比。目前ASIC以推理场景应用为主,并开始切入到部分训练环节。对照北美四大CSP的自研产品路线:Google的TPU出货目前以v5产品为主,2025年将量产TPU v6;亚马逊的ASIC产品包括Trainium和Inferentia,分别用于训练和推理环节;微软和Meta也推出了各自的ASIC产品Maia 100和MTIA。由于大型CSP的业务模型、应用场景等多通过自身云来承载,每个云承载了独特的应用和商业模型,包括内部应用(比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SaaS服务(比如AI聊天机器人、Copilot等)、IaaS服务等,自研ASIC可适应自身不同的业务场景和商业模式的需求。
海外TMT行业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AI生态加速~云端质变,端侧量变

海外TMT行业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AI生态加速~云端质变,端侧量变

AI应用逐步发力,板块风格轮动。我们在 2023、2024 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明确看好 AI 基建(含算力、网络、存储)、先进封装以及大模型 To B 应用落地三大方向。从美股表现来看,上半年受益于算力基建顺风,下半年 AI 商业化驱动板块轮动,云服务与软件应用板块领涨。展望 2025 年,我们判断 AI 在软件服务端的广告、视频、销售、客服、AI Agent 渗透率提升,将持续拉动云服务行业,同时在硬件端的智能手机与智能眼镜,也将受益于大模型的应用与场景演化,加速 AI 应用进入快车道。
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混动高增,智能化平权,出口稳健

2025年汽车行业年度策略:混动高增,智能化平权,出口稳健

从整车竞争来看,不排除2025年将会更加激烈,新能源渗透率继续提升,同时自主品牌竞争力继续增强。我们发现2024年新能源市场混合动力+增程技术方案保持高速增长,而纯电增速放缓,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会在2025年维持。细分价格带维度,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15万以下价格带销量快速增长,15-30万价格带继续扩容,30万以上保持稳定。我们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将有望延续,但不排除报废补贴减少而增加置换补贴以更大力度的拉动车市消费,为2025年的车市增长保驾护航。 我们认为2024年整车出口好于预期,海外丰厚的利润也为国内车企的盈利提升提供动力。展望2025,俄罗斯、巴西、中东、欧洲、北非等地区依然具有增长潜力,我们认为国内车企的海外销量增长还能够维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