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第4页

固态电池行业专题报告:固态产业化提速,开启新技术变革周期

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双重优势,行业内加速布局固态锂电技术路线。液态电池中外力穿刺和过充容易导致内部短路,电解液反应升温造成后续隔膜、负极、正极和电解质分解燃烧,而固态电池没有液态电解质,减少了电解质燃烧的可能性。同时主流产品磷酸铁锂、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分别小于200Wh/kg、300Wh/kg,均已接近能量密度上限,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兼容可以抑制晶枝生长,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目前多家电池厂和车企公布固态电池相关进展以及装车时间,随着政策端对固态电池研发同样进行大量支持,行业正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终局技术进行加速布局。

锂电池行业年度投资策略:业绩持续改善,关注四条主线

全球及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增长,预计 2025 年我国增长超20%。2024 年 1-9 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1172.66 万辆,同比增长 24.05%,其中比亚迪稳居全球第一。2024 年 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975.10 万辆,同比增长 34.85%,主要系供需发生变化、政策持续鼓励,且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驱动力过渡至产品驱动。我国宏观政策持续鼓励新能源汽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稳步向好,预计 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约 1260 万辆,同比增长 33.36%;2025 年约 1540 万辆,占比约 50%。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硫化物未来潜力最大,开启电池发展新纪元

国内24年开始加大支持力度,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国内液态电池技术大幅领先于海外,海外加码全固态电池希望弯道超车,频繁宣传后续量产计划,引发国内危机意识,24年政府加大相关研发和支持力度,国内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产业端看,全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基本定型,主流路线为高镍+锂磷硫氯+锂金属体系,安全性大幅提升,能量密度400-500wh/kg,但由于工艺、设备并不成熟,目前电芯尺寸较小(不超过20Ah),循环次数不够(600-700次),快充性能有限(低于2C),成本较为昂贵(4-5元/wh),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节奏方面,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3-24年开启小批量装车发布,全固态电池预计27年开启小批量量产,主要以示范运营为主,规模在0.5GWh左右,目标成本降至2元/wh,随着规模效应释放,成本的持续下降,30年规模有望达3-5GWh,35年规模有望突破300GWh。

铁锂行业专题报告:铁锂反转临界点已至,高端产品迭代强化龙头优势

铁锂高压实密度为趋势、新产品迭代强化龙头优势。铁锂电池技术不断迭代,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循环寿命等逐步提升,压实密度2.6-2.65产品行业开始放量,龙头公司进度领先。其中裕能二烧技术优势领先,Y9C和Y13产品各项性能对比同行更优,当前高端产品占比接近30%,明年有望提升至40-60%。高端产品加工费高2-3k,盈利水平更优,产品结构改善有助于公司单位盈利提升。

锂电行业专题报告:硅碳,密度提升显卓能,快充革新展新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949.5 万辆,渗透率达到 31.6%。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追求长续航和补能效率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问题和产业发展的方向。高压快充技术作为提升充电效率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缩短充电时间;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缓解用户里程焦虑;这些技术可大大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报告:需求强势催化持续,供需矛盾将扭转

锂电行业预计将在25Q2迎来三年来下跌行情下的供需形势的扭转。电动车方面,国内需求好于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批售1300万辆,同比+36%,我们同时预测2025年国内电车销量1560万辆,同比+20%;预计美国2024年销量160万辆,同比+8%,2025年乐观180万辆,若IRA补贴取消预计销量140万辆,政策目前较为模糊因此预计美国25年可能持平;预计欧洲2024年销量298万辆,同比几乎持平,2025年中性预期下考虑到全行业不罚款销量352万辆,特别保守预期下340万辆,同比预计+15%-20%。得加储能接近50%增速,预计2025年锂电需求1814GWh,同比+22%,供给侧经历2年的价格下行当前已见底,预计在年底及25Q2末开始行业供需形势将有效扭转,逐步进入价格修复区间。

固态电池专题报告: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目前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硫化物固态电池因其高离子电导率、低杨氏模量特性被视为重点研发路线。目前国内外布局硫化物路线的企业主要有宁德时代、天赐材料、北京卫蓝、江苏清陶、QuantumScape、Solid Power、三星 SDI、LG 新能源、SK on、丰田等。预计到 2030年,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需求有望达到 2 万吨,市场空间达 106 亿元。
VIP免费

干法电极设备行业专题报告:干法电极技术助力全固态电池加速突围

中国冲刺全固态电池研发,目标 2027 年量产;近期宁德、华为等头部大厂在硫化物路线动作频频。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两大突出优势,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重点。2024 年,工信部牵头从国家层面支持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为遴选出来的六家重点企业提供了超 60 亿元的研发补贴,目标 2027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规模量产。近期国内大厂在硫化物路线动作频频,如华为也公布了硫化物固态电池的专利;宁德时代将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 人,主攻硫化物路线,进入 20Ah 样品试制阶段。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入冲刺阶段。

2025年氢能行业年度策略:奇点将至,绿氢及商用车迎翻倍放量

2024 年是氢能行业准备年,在政策推广、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三重驱动下,明年将迎放量,带动产业迈向商业化。从2025 年国家目标看,绿氢项目缺口在 9-10 万吨(保有量 11 万吨)、燃料电池汽车缺口在 2.5 万辆(保有量 2.5 万辆),绿氢项目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爆发量级均看向翻倍起步。把握绿氢一体化项目和燃料电池两大主线:1)项目量级爆发和一体化带来的上游制氢设备和绿色运营商机会;2)目标+补贴+示范下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机会。

新能源飞行器发展白皮书(2024)

新能源飞行器是使用电、氢等新型能源以减少航空运输业对化石能源依赖的一种飞行器,是贯彻绿色航空、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帮助我国航空产业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第三航空”时代的重要标志。自 2016 年以来,城市空运和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开启了新能源航空领域第一轮创新与变革热潮,氢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能源形式也紧随其后,全方位推动通航、干支线领域的新能源化。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新能源飞行器再次被推上发展高峰。为把握航空产业变革关键机遇,指引我国新能源航空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航空研究院和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发布了《电动飞机发展白皮书(2019)》和《新能源飞行器发展展望(2022)》,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制定新能源飞行器发展战略规划,在我国绿色航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