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朵管理员 第6页

2025“人工智能 ”汽车行业应用白皮书-阿里云

2025“人工智能 ”汽车行业应用白皮书-阿里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汽车的期望已远远超越了简单的交通工具范畴,转而追求更加安全、高效、舒适且个性化的出行体验。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从智能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到智能座舱和智能客服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再到车企内部各生产经营环节的持续优化,AI 的应用场景在汽车行业不断拓展与深化,为汽车赋予了超越传统的功能与价值。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产品力和用户体验,还在提升汽车企业的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全方位重塑了汽车产业的生态格局。
智次方研究院:2025中国端侧AI全景图谱报告

智次方研究院:2025中国端侧AI全景图谱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云端向终端迁移,端侧 AI 正成为推动智能设备革新的核心力量。当 AI 开始拥抱终端硬件,端侧 AI 以实体的方式切实让消费者感受到 AI 技术与终端硬件结合后带来的功能变革。端侧 AI 直接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等上运行 AI 模型算法,实现本地化数据处理,具有低延迟、高隐私性、低成本等优势。
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量产,核心零部件机遇梳理

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量产,核心零部件机遇梳理

政策叠加资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被列为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方向,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内外巨头纷纷投资入局,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了大量资金与资源,资金与政策推动加速行业的技术进步与成熟,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和变革机遇。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研究:绿色航运驱动绿氢消纳破局,开启绿醇千万吨级机遇窗口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研究:绿色航运驱动绿氢消纳破局,开启绿醇千万吨级机遇窗口

绿氢消纳是关键,绿色航运打开需求。近几年绿氢项目申报非常积极,截至 2025 年 6 月,绿氢项目备案对应绿氢产能高达 760 万吨,增长非常迅速。但是与之对应的是不够理想的项目开工率,仅达到 24%,对应约 180 万吨绿氢产能。现阶段,量的爆发和价的下行趋势明确,行业的商业化关键集中在形成一个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上,下游找到能接受绿氢及其衍生产品价格的场景是整个绿氢产业爆发的关键点之一。2025 年 4 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 83 次会议通过了全球航运业首个法律约束性净零排放框架,根据 IMO 程序,MEPC 83 通过的修正案草案将在 2025 年 10 月举行的 IMO 特别会议上提交。一旦获得采纳,预计将在 16 个月后(大约在 2027 年)正式生效。法案适用于所有 5000 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将依据船舶每年每兆焦耳的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当量(gCO₂eq)是否符合官方设定的年度温室气体燃料强度(GFI)目标,进行不同程度的罚款:第一/二档分别为 100/380美元每吨 CO₂eq。此时,绿醇等氢基能源将是中长期内最符合要求的燃料。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

品牌维度以理想、鸿蒙智行、零跑、深蓝为主。主流EREV品牌中,理想、问界增程产品谱系以大型/中大型SUV为主,零跑、深蓝则布局下沉价格带中型/中大型SUV+轿车。EREV一般比EV BOM成本更低,主要系电池容量更小,根据我们测算,仅考虑电池和增程器,EREV与EV的BOM成本价差约为10000-40000元。从定价维度看,同系EREV&EV中鸿蒙智行、零跑、深蓝定价价差从0-6万元不等,基本呈现高价格带价差大、低价格带价差较小的规律。从销量维度看,同系EREV&EV中高价格带EREV表现通常好于EV,低价格带EV则通常好于EREV。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关注机器人执行器技术变化与核心标的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关注机器人执行器技术变化与核心标的

丝杠:行星滚柱丝杠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微型丝杠有望应用于灵巧手。核心为螺纹加工能力,壁垒为螺纹磨床设备。 谐波减速器:具有轻量化、精度高优势,有望应用于手腕、灵巧手等环节。关注材料和设计端持续迭代的国产厂商。谐波减速器的柔轮(合金钢)及刚轮(球墨铸铁)因为持续受力,对材料韧性、耐磨性等具有较高要求。 摆线减速器: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重负载环节。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传动比范围大,单级传动比可达1:87,多级传动比更大。同时,摆线制造工艺较高,加工壁垒高。
徐工机械研究报告:锦程新章启,登高望远行

徐工机械研究报告:锦程新章启,登高望远行

市场的β—海内外共振:1)总结 2006 以来的工程机械行业的两轮周期及新一轮下行周期,我们认为国内需求复苏的政策刺激+存量替代需求两大因素已经具备,因此内需见底信号显现,存量替换走向上升趋势。2025 年开始的内需复苏拐点更为陡峭,2025 年 1-5 月挖机国内销量 57501 台,同比增长 26%。从产品结构来看,土方机械率先复苏,非土方机械有望企稳;2)从海外市场看,空间广阔,总体出口维持增长韧性,国内主机厂市场份额占比有较大提升空间。据 KHL 统计,2024 年卡特彼勒和小松工程机械销售额市占率合计占比达到 27.1%,国内龙头主机厂的市场份额与海外龙头(卡特彼勒、小松)仍有较大差距,徐工机械工程机械销售额市占率仅 5.4%,卡特彼勒和小松工程机械销售额市占率分别为 15.9%和 11.2%。
摩托车及其他行业深度分析:中大排摩托车加速出海,前景可期

摩托车及其他行业深度分析:中大排摩托车加速出海,前景可期

2024 年全球摩托车总量约为 6180 万,其中 250cc 以上的中大排摩托车总量约为 400 万,分区域看:1)欧洲市场总量约为 145 万辆,中大排渗透率约 60~65%,日系与欧系占主导,中系正加速突破;2)拉美市场总量约为 650 万辆,中大排渗透率约 10%,日系+本土品牌占主导,印系+中系也有一定份额;3)美国市场总量稳定在 50 万辆左右,中大排渗透率超 90%,日系+美系占主导;4)东南亚+印度总量超 3 千万,以通路车为主,中大排渗透率低于 5%,以日系和本土品牌为主;5)中国市场近几年中大排销量持续高增长,2024 年内销 36.8 万辆,同比增长 17%,排量段也在向上突破。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