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第2页

AI行业更新报告:大模型“开源、轻量、端侧”化,视频与语音加速落地

继续看好 AI 技术发展对内容产业的推动作用。随着 AI 大模型开源化、轻量化,以及视频和语音等模态的快速进步,部分应用场景有望发生变化,可沿如下思路进行布局:1)游戏等应用改造,推荐吉比特、恺英网络、完美世界、美图公司,受益标的腾讯控股、网易、快手、巨人网络;2)教育赛道,受益标的南方传媒、皖新传媒、世纪天鸿;3)情感陪伴与社交,受益标的昆仑万维、盛天网络。 大模型侧:开源能力快速提升,轻量化趋势显著。2024 年以来,大模型发展呈现三大趋势:1)开源模型发展,能力快速接近闭源产品水平;2)“轻量化”,模型“性价比”快速提升;3)端侧模型发展,AI 硬件已经开始布局。这些都意味着 AI 大模型的发展在向着落地可行方向进发。

德勤-百舸争流,驶向超级入口,AI大模型时代C端应用生态变局

类比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可以窥见AI时代的来临将带来诸多颠覆与创新,这让所有关注AI发展的人们既心生期待又满怀敬畏。AI时代大模型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不断推动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功能体验的创新,引发新生态的构建,推动C端应用生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必将诞生新的超级用户入口。 当前各类AI应用层出不穷,开发生态不断演进,上演着一场百舸争流的大战:操作系统层面,模型的调用能力带来隐私问题;MaaS (Model as a Service) 和AI开发工具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分发和应用调度这两个兵家必争之地将会花落谁家,尚未可知;终端的形态将如何演变、流量入口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和期待。

智算与大模型人才白皮书

智算产业以智能计算为基础,以多模态数据为对象,以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计算系统为支撑,面向泛在应用场景。随着智算普惠化进程推进,智算逐步成为组织能力基础底座,正在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中,组织人才决定了智算能力上限。

大模型“引爆”行业新一轮变革: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

本报告由深圳前瞻产业研究院、首钢基金CANPLUS联合华为云共同撰写,并于2024年4月下旬正式联合发布。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AI大模型行业规模已达到147亿元。AI大模型的行业应用及技术进步能有效提升各行业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并提高了数据要素在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地位。供给方面,当前AI大模型企业主要通过深化通用大模型能力或打造垂类行业大模型两种路径为下游行业提供AI大模型应用服务,商业模式则较为灵活且多元化;需求方面,企业需求特征表现为满足可落地的前提下实现价格、私密安全性和大模型能力效果的三者平衡,因此大部分的规模企业用户主要选择参数规模在100~200亿之间的AI大模型和本地化部署的落地方式。

AI行业专题报告:从模型视角看端侧AI-模型技术持续演进,交互体验有望升级

基础的构建:模型实现高效压缩是端侧AI的第一步。模型尺寸变小、同时具备较好性能,是端侧AI的前提。目前,在10B参数规模以下的模型中,7B尺寸占据主流,3B及以下小模型仍在探索,部分小模型性能正逐步接近更大参数模型,如谷歌Gemini-Nano模型在部分测试基准上接近GeminiPro、Meta Llama-3-8B模型表现可与Llama-2-70B匹敌。模型厂商为兼顾模型尺寸与性能,在算法优化上进行积极探索,在模型压缩技术、稀疏注意力机制、多头注意力变体等领域取得持续进展,帮助模型减少参数、降低存算需求,同时保持较好的性能,为端侧AI奠定小模型的基础。

2024大模型十大趋势

继ChatGPT开启大语言模型引领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以来,我们持续见证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加速迭代,在过去的一年里众多公司如Google、Midjourney、Adobe以及Inflection等,都推出了创新的模型和产品,标志着大模型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应用的开始。今年2月,Sora的出现再次震撼了技术界,预示着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见证更多令人兴奋的技术突破。过去半年,我们以日为单位更新“AI每日动态”,这可以充分反映出来,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日来统计的话也是毫不过分的。
SVIP免费

浅析AI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与版权挑战

AI 大模型训练数据来源广泛。在算力可获得性提升以及算法同质化趋势下,训练数据成为影响大模型性能的重要因素。区别于传统 AI 模型,大语言模型通常使用公共文本数据集的混合体作为预训练语料库,而多模态大模型则需要大规模的图片和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这些训练数据的来源广泛,包含公开渠道、企业自研、直接购买与合作交换等。 内容持有者对 AI厂商态度各异。部分内容持有者针对 AI 平台提出了各种维权诉求,已有数十起版权诉讼正在进行中。同时,另一部分内容持有者则选择了授权合作道路。版权纠纷实质上是商业利益之争,内容持有者具体选择诉讼还是合作取决于其商业模式、内容独特性和行业结构等因素。作家和艺术家们普遍倾向于抵制 AI 公司并控诉其侵权行为,而新闻媒体在版权斗争中则难以形成统一阵线。

大模型基准测试体系研究报告(2024年)

大模型基准测试:驱动AI技术进步的基石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璀璨明星,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广泛的学习范围,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预示着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曙光初现。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精准地评估大模型的能力,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研究机构及用户群体共同关注的焦点。构建一套全面、客观、可量化的基准测试体系,不仅是对当前技术成就的检验,更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引,对产品研发的驱动,对行业应用的支撑,以及对监管治理的辅助,同时也是增进公众对AI技术理解的重要途径。

2024大模型典型示范应用案例集

2024年将见证大模型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赋能各行各业,无缝融入实体经济脉络,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截至今年五月份,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模型数量已突破300大关,这一里程碑式成就预示着大模型技术在多元行业场景中的创新实践与深度应用正蓬勃展开,对激发新生产力、高效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及加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均展现出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自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进一步加速了大模型前沿技术与实际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进程,为构建智能经济新生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拓宽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更预示着一个由大模型技术引领的产业升级与变革新时代正加速到来。

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4年上半年报告:2024年度中文大模型阶段性进展评估

自2023年5月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大模型技术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以GPT系列为代表的海外顶尖模型,经历了从GPT3.5到GPT4,再到GPT4-Turbo及GPT4o的多次迭代升级,持续推动着技术边界的拓展。与此同时,国内的大模型领域也经历了为期14个月的激烈竞逐与快速迭代,期间顶尖模型的位置更是八度易手,彰显了国内技术实力的飞速提升与竞争的白热化。 从总体趋势观察,国内外大模型在中文处理这一关键领域的通用能力差距正显著缩小。具体而言,从2023年5月时的较大差距(约30.12%)开始,经过一年的技术革新与追赶,至2024年6月时,这一差距已大幅缩减至仅4.94%,标志着国内外大模型在中文处理上的实力日益接近,共同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与普及。

国产AI大模型应用报告

继2022年11月,OpenAI发布旗下AI聊天机器人应用ChatGPT后,大模型逐渐走入公众视野。2023年被视为中国大模型的发展元年。这一年里,中国本土厂商、各大科技巨头、科研院所、初创公司都纷纷下场,部署自己的大模型。从优化算法全面追赶头部大模型水平到创新应用落地全面开花,国产AI正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独特节奏的发展之路。 本报告将回顾国产AI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国产大模型落地应用的数据表现,结合赛道头部和特色产品案例,帮助用户读者更好地把握国产AI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024大模型十大趋势:走进“机器外脑”时代

继ChatGPT开启大语言模型引领的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以来,我们持续见证了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加速迭代,在过去的一年里众多公司如Google、Midjourney、Adobe以及Inflection等,都推出了创新的模型和产品,标志着大模型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应用的开始。今年2月,Sora的出现再次震撼了技术界,预示着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见证更多令人兴奋的技术突破。过去半年,我们以日为单位更新“AI每日动态”,这可以充分反映出来,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日来统计的话也是毫不过分的。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