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 第2页

SVIP免费

2025年锂电设备行业年度投资策略:锂电设备,海外需求向上,期待新技术突破

锂电设备:预计2026年全球储能+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达1454亿元,2024-2026年增速复合增速23%。 尽管锂电设备总需求放缓,但国内储能锂电、海外动力锂电仍提供成长动力。同时,经历三年股价的调整,锂电设备板块的估值有所回落。当前订单增速持续放缓、业绩企稳筑底,位于周期底部,有望迎来价值修复。
SVIP免费

纳科诺尔研究报告:锂电辊压“小巨人”,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设备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主要产品为各类新能源电池的极片辊压机设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3 年辊压机收入占比达 92%,业务覆盖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实际控制人付建新、穆吉峰和耿建华合计持有公司 28.86%股权,其中付建新任公司董事长职位。 受益国内锂电产业快速发展,近年公司业绩高增。2022 与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94.25%、25.0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84.60%、9.33%。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9.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9.96%,2024 全年业绩有望保持增长态势。同时,近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趋于稳定;费用率控制效果良好,整体呈下降态势,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费用率仅为 5.27%。

豪鹏科技研究报告:根系丰沛、向阳而生的消费锂电小巨人

内外部根系丰沛,多维度向阳而生。公司 22 年上市之前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基础扎实,自我造血能力较强。22 年 IPO 叠加 23 年可转债,公司两次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外部活水布局新产线和新业务研发,初步构筑未来快速成长基础。23-24 年,产线建设搬迁等费用开支增加,拓业务的前期费用和协同客户进行前瞻技术研发等带来公司费用端短期承压。展望 25 年,公司产线搬迁基本结束,新产线爬坡有望兑现规模制造效益。结合消费电子行业的企稳回暖、AI 带动行业创新周期来临和行业巨头新品催化不断所带来的三重拐点逐步兑现,公司将在业务开拓和盈利修复等方面走的更稳、更快。2024Q1-Q3 公司实现营收 37.8 亿元,同增 25.9%,归母净利润达到 0.8 亿元,同增 37.0%。

锂电行业专题报告:硅碳,密度提升显卓能,快充革新展新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949.5 万辆,渗透率达到 31.6%。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追求长续航和补能效率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问题和产业发展的方向。高压快充技术作为提升充电效率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缩短充电时间;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可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缓解用户里程焦虑;这些技术可大大提升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报告:需求强势催化持续,供需矛盾将扭转

锂电行业预计将在25Q2迎来三年来下跌行情下的供需形势的扭转。电动车方面,国内需求好于预期,预计2024年国内批售1300万辆,同比+36%,我们同时预测2025年国内电车销量1560万辆,同比+20%;预计美国2024年销量160万辆,同比+8%,2025年乐观180万辆,若IRA补贴取消预计销量140万辆,政策目前较为模糊因此预计美国25年可能持平;预计欧洲2024年销量298万辆,同比几乎持平,2025年中性预期下考虑到全行业不罚款销量352万辆,特别保守预期下340万辆,同比预计+15%-20%。得加储能接近50%增速,预计2025年锂电需求1814GWh,同比+22%,供给侧经历2年的价格下行当前已见底,预计在年底及25Q2末开始行业供需形势将有效扭转,逐步进入价格修复区间。

安徽合力研究报告 :全球化、锂电化为矛,弱周期、后周期为盾

部分市场人士(特别是部分指数类基金)将土方机械、高空作业平台与叉车默认交易成同一个β,实际是对叉车行业特殊性的根本性忽略。以挖机为代表的土方设备主要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基建、地产等项目)开工前购买或租赁,偏前置资本开支;而叉车则是建厂完成后工厂采购的工具(下游实质是电气、制造、仓储、物流等),偏后置资本开支。其间差异性决定了叉车与挖机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与投资属性。同时,现阶段的全球竞争格局决定了国内叉车企业未来还有广阔的海外发展空间,偏封闭式的应用场景则决定了叉车行业快速的锂电化进程。本研究的覆盖标的“安徽合力”作为中国叉车业内的领军企业,我们认为,随着其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未来仍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

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从周期和成长视角把握拐点

一、周期视角。  1)产能周期:供给收缩持续。24H1 锂电行业资本开支 646 亿元,同比 23H1下滑 20%,已 4 个季度同比减少,资本开支出现了加速收缩趋势。24H1 资本开支/折旧摊销为 2.7,达历史低点。行业资本开支重心向上游倾斜。扩张能力有限。从各环节赚取现金能力来看,仅头部企业具有扩张能力。正极、电解液等环节销售现金比率为负,未来补贴和融资端收紧的背景下,盈利质量和“造血”能力是扩张的基石,供给扩张能力向各龙头公司集中,电池环节内部分化在扩大。
SVIP免费

锂电行业2024半年报总结:收入普遍环增,经营质量提升

锂电池:锂电池环节 2024Q2 收入 1278 亿元,环比+14%,归母净利润142 亿元,环比+21%。归母净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基本匹配,收入温和增长主要来自量增价降对冲。锂电池环节 2024Q2 的 ROE 为 16%,环比+1pct,杜邦分拆来看,净利率依旧有所提升,周转率从 24Q1 的 0.55 稳中微降至 24Q2 的 0.54。重点关注周转率的情况,存货周转率从 24Q1 的5.1 提升至 24Q2 的 5.4,可以看到锂电池环节主动库存管理的效果,非流动资产周转率从 24Q1 的 1.31 降至 24Q2 的 1.25,表明供需对锂电池环节的负面影响还在反映中。但进一步拆分可以看到,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绝对增速均有所放缓,表明锂电环节供给在逐步收缩中,一旦需求加速提升,周转率或有好转,届时或将推动锂电池环节 ROE 进一步提升。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锂电板块24H1业绩总结,板块触底回升,揭开复苏帷幕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锂电板块在 2024 年上半年业绩呈现触底回升态势。该板块通过不断调整与发展,逐渐揭开复苏的帷幕。在这个过程中,锂电板块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锂电板块有望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2024年锂电板块中期策略: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关注出海与固态电池应用进程

动力电池出海提速:我们认为出海依旧是行业发展主旋律,中国企业相较日韩竞争对手在成本、技术及生产经验等维度具有较强优势,盈利能力表现更稳健,目前政策端业务拓展限制整体可控,基于我国锂电产业链完备发展布局与先发优势,全球市占率长期有望延续提升趋势,从企业盈利角度,海外市场超额收益为破局内卷的关键突破口,海外布局具有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重归利润增长通道。建议关注欧美已有产能投产、美国本土电池材料/电芯产能建成在即的国轩高科,同时全球龙头地位稳固、欧美市场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以及联合三大商用车巨头切入北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亿纬锂能亦将广泛受益。

新能源汽车及锂电行业专题分析:日韩新能源车&锂电市场易守难攻,本土品牌国民情怀度较高,我国相关企业或可借鉴其出海经验

日韩本土品牌国民地位稳固,当地消费者对外来车企接受度较低。日韩汽车产业的发展深受民族品牌情结的影响,这种情结源自于对本土车企长期积累的信任与忠诚。日本车企如丰田、本田、日产凭借其精良的制造工艺和创新技术,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而韩国的现代和起亚则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市场培育在本土市场占据了稳固的地位。这种深入人心的民族品牌情结,加之政府对本土产业的保护政策,共同构筑了对外来汽车企业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外来车企若想在日韩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必须面对本土品牌的强烈竞争同时克服消费者因长期品牌偏好而形成的固有认知挑战。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