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站内搜索

智能驾驶行业研究: 技术视角24年是整车智驾元年, 平价智驾有望催生投资新趋势

在当前汽车行业的变革中,整车厂的智能化能力已被提升至与市场需求精准把控能力同等关键的战略高度,共同构成了车企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支柱。这一排序的背后,是电动化趋势逐步趋同而智能化差异日益凸显的市场格局。 电动化进程回顾: 电动化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进而促使产品售价下探至主流市场(如20万人民币价格区间),并确保产品能够切实解决消费者痛点,实现规模化销售。特斯拉与比亚迪的成功案例尤为显著:特斯拉通过上海工厂投产及M3车型的价格下调,结合其强大的科技属性,实现了市场突破;而比亚迪则凭借刀片电池与DMi技术的成本优化,以及解决电池安全与馈电油耗等关键问题,赢得了市场青睐。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研究报告:铁路投资稳健,设备更新+维保周期已至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稳步增长: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7.5%,重回增长通道。2024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假设下半年继续保持10%的增长,2024年全年有望达到8400亿元。线路建设:预计2024年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截至202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国铁集团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2024年上半年累计新开通线路979.6公里。 动车组新造:客流屡创历史新高,动车组采购有望持续增长。2024年国家铁路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38.55亿人次,同比增长4.7%。2024年1-7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5.2亿人次,同比增长15.6%,铁路客流屡创历史新高,动车组需求良好。2024年动车组首次招标达165组超过2023年全年,我们预计全年招标数量保持快速增长。

车路云产业专题报告:车路云一体化引领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

北京 99 亿项目公开招标,车路云一体化即将开启规模化试点建设。2024 年 5月 31 日,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项目总投资额为 99.39 亿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自筹资金,出资占比分别为70%和 30%。项目计划在通州区等 13 个区选取 2324 平方公里范围内约 6050 个道路路口开展建设。亦庄试点进入 4.0 阶段。 20 个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车路云新基建大幕开启。2024 年 7 月 3 日,工信部联合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公布了 20 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等。同时,多地已启动车路云示范项目的备案和招标流程,比如武汉市170 亿元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福州、鄂尔多斯、沈阳、杭州等多个城市相关项目启动招标。

AI行业更新报告:大模型“开源、轻量、端侧”化,视频与语音加速落地

继续看好 AI 技术发展对内容产业的推动作用。随着 AI 大模型开源化、轻量化,以及视频和语音等模态的快速进步,部分应用场景有望发生变化,可沿如下思路进行布局:1)游戏等应用改造,推荐吉比特、恺英网络、完美世界、美图公司,受益标的腾讯控股、网易、快手、巨人网络;2)教育赛道,受益标的南方传媒、皖新传媒、世纪天鸿;3)情感陪伴与社交,受益标的昆仑万维、盛天网络。 大模型侧:开源能力快速提升,轻量化趋势显著。2024 年以来,大模型发展呈现三大趋势:1)开源模型发展,能力快速接近闭源产品水平;2)“轻量化”,模型“性价比”快速提升;3)端侧模型发展,AI 硬件已经开始布局。这些都意味着 AI 大模型的发展在向着落地可行方向进发。

华为:AI终端白皮书 AI与人协作 服务于人

《2024年AI终端白皮书》由华为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深入探讨了AI终端技术的未来趋势和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报告指出,到2032年,生成式AI有望在多个领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并可能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AI的发展将经历从应用层集成到系统层融合,最终形成以AI为中心的全新操作系统。 华为终端致力于通过全场景智能提升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赋予人们实现梦想和创造未来的能力。报告还提出了AI终端智能化分级标准,旨在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共建智能美好未来。

德勤-百舸争流,驶向超级入口,AI大模型时代C端应用生态变局

类比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可以窥见AI时代的来临将带来诸多颠覆与创新,这让所有关注AI发展的人们既心生期待又满怀敬畏。AI时代大模型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不断推动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功能体验的创新,引发新生态的构建,推动C端应用生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必将诞生新的超级用户入口。 当前各类AI应用层出不穷,开发生态不断演进,上演着一场百舸争流的大战:操作系统层面,模型的调用能力带来隐私问题;MaaS (Model as a Service) 和AI开发工具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分发和应用调度这两个兵家必争之地将会花落谁家,尚未可知;终端的形态将如何演变、流量入口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和期待。

AI算力之硅光芯片行业专题报告:未来之光,趋势已现

硅光集成度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在扩大:硅光技术是以硅和硅基衬底材料作为光学介质,通过CMOS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相应的光子器件和光电器件,以实现其在光通信、光传感、光计算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硅光子集成度不断提升,集成数量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数通光模块是硅光芯片最主要的应用方向:2022年-2028年硅光芯片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用于高速数据中心互联和机器学习光模块,数通光模块的应用占硅光芯片市场应用的93%。硅光技术既可以用在传统可插拔光模块中,也可以用在CPO方案中。

Robotaxi专题报告:面向未来出行

商业化路径分为轻资产平台型和重资产运营型两种模式:从投资回报的角度,重资产>轻资产;从进入壁垒的角度,牌照>技术>资产投入 Robotaxi厂商可基于robotaxi技术积累向L4或L3以下场景延伸,但在向L3及以下人机共驾的量产方案延伸时,仍需考虑方案的技术路线变化、技术方案的量产性价比以及从甲方到乙方的角色转型等多方面的挑战 现有网约车保有量高,但单车营收能力弱于传统出租车。从robotaxi市场空间来看,若仅考虑每年网约车增量市场,根据我们的单车模型(日均接单20单的情况下),每辆robotaxi单日营收可达558元,则:在1%渗透率情况下,单年新增营收金额约9.2亿元;在10%渗透率情况下,单年新增营收金额约91.7亿元

AI芯片的基础关键参数分析

算力是衡量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中AI算力专注于AI应用,常见单位为TOPS和TFLOPS,通过GPU、ASIC、FPGA等专用芯片提供算法模型训练和推理。算力精度作为衡量算力水平的一种方式,其中FP16、FP32应用于模型训练,FP16、INT8应用于模型推理。 AI芯片通常采用GPU和ASIC架构。GPU因其在运算和并行任务处理上的优势成为AI计算中的关键组件,它的算力和显存、带宽决定了GPU的运算能力。GPU的核心可分为CudaCore、Tensor Core等;Tensor Core是增强AI计算的核心,相较于并行计算表现卓越的Cuda Core,它更专注于深度学习领域,通过优化矩阵运算来加速AI深度学习的训练和推理任务,其中Nvidia Volta Tensor Core架构较Pascal架构(Cuda Core) 的AI吞吐量增加了12倍。此外,TPU作为ASIC的一种专为机器学习设计的AI芯片,相比于CPU、GPU,其在机器学习任务中的高能效脱颖而出,其中TPU v1在神经网络性能上最大可达同时期CPU的71倍、GPU的2.7倍。

工业机器人方向行业研究报告:物流机器人篇

科技的飞速发展引领了物流行业的革命性变革,其中智能物流系统的兴起尤为引人注目。作为这一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物流机器人凭借其精准性、高效率和自动化优势,正在重新定义物流管理的未来。它们不仅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操作的准确性,还显著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导致的错误和货物损耗。此外,物流机器人通过优化存取流程、自动化搬运和实时监控库存,进一步提高了物流作业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中国物流机器人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这个新兴行业中,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物流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但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厂商们需要不断创新来脱颖而出。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机器人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4汽车行业AI大模型TOP10分析报告

文心一言:百度发布文心一言4.0Turbo,其底座包括算力层、架构层、工具层和应用层。文心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包括与吉利合作落地的知识增强的汽车行业大模型,以及应用于提升百度自动驾驶感知算法。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5.0,包含不同参数规格的模型,以适配不同的业务场景。华为云盘古大模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数据生成、自动标注、模型训练、云端仿真、虚实结合仿真、数据闭环等一系列能力,通过数智融合架构打破数据、AI资源管理边界,实现数据加速、算法加速和算力加速。

传感器行业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感知核心,六维力、 MEMS传感器具发展潜力

感知是人形机器人控制和执行的前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臵,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感知层的传感器是软件控制和硬件零部件的桥梁,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接口,是实现具身智能的关键。在人形机器人中,较为重要的几种传感器有力矩传感器、触觉传感器、IMU、视觉传感器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