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车企出海扬帆,销量有望持续高增智能化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出海量价齐升,看好自主车企海外销量继续高增。2021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销量和均价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汽车出口销量从2021年的201.5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491万辆,涨幅144%;出口均价从2021年的1.6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9万美元,涨幅19%。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继续看好自主车企海外销量高增,2024年四大自主车企(奇瑞/长城/比亚迪/长安)海外销量目标300万辆,预计同比73%。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展望:渗透率保持上扬,竞争中实现成长新能源汽车维持 2024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136 万辆预测;新能源车行业渗透率仍保持上扬态势,为车企的成长提供土壤:我们维持在近期小幅上调后的中国 2024 年新能源车乘用车销量 1,136 万辆的预测,同比增长 26%,对应全年渗透率 39.7%。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优质供给增加,产品矩阵丰富叠加产品力提升,反向刺激消费者需求增长。我们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依然处于上扬阶段,今年的月度渗透率有望维持环比逐步爬升态势;预计在 2026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超过 50%,达到 52.4%。在行业保持增长的基础上,我们预期 2024 年零跑与理想两家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 25.1 万辆和51.7 万辆。这两家车企的新车型确定性相对高、交付量增长/恢复动能相对稳定,基本面更加扎实,可以在竞争环境中更好地抵御风险。零跑是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首选,同时建议关注理想。而蔚来、小鹏今年交付量则有望在下半年新车正式上市后持续改善。
氢能源行业专题报告:如何从风光过剩、利用小时和度电成本看电解槽未来机会氢能源新能源“0电成本”型:弃风弃光率或放开,风光进一步过剩,“无成本”电带来氢能产品消纳机会。假设2030年弃风率20%,弃光率10%,则对应理论电解槽数403GW。
2024下半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全球化加速推进,新能车核心成长壁垒再发现新能源汽车出海整车:新能源全球扩张通道打开。 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印发,加快旧车型淘汰。下沉市场积累了众多“旧车”,而“换新”需求多集中在“中端”市场。测算撬动增量对各品牌的销量弹性:大众>比亚迪>吉利;而中国企业视角:比亚迪>吉利>零跑/长安,且置换需求释放有望加速。 5月以来行业整体折扣率有所回收,自主品牌整体格局改善的趋势明显。5月豪华及进口、合资品牌库存预警指数环比小幅下降,自主品牌环比微升。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手册系列报告(十):竞争不止,成长不息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依然保持较为乐观的预期:我们根据 2024 年上半年的交付情况,调整零跑和理想的全年交付量预测至 25.1 万辆和51.7 万辆。首先,零跑是当前我们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首选,同时建议关注理想。这两家车企的新车型确定性相对高、交付量增长/恢复动能相对稳定,基本面交付量更加扎实,可以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更好抵御风险。其次,虽然我们下调了蔚来的盈利预测和小鹏的销量预测,但是这两家车企在近期订单及交付改善的基础上,有望在下半年新车型正式上市后持续改善。我们预计蔚来、小鹏 2024 年交付量分别达到20.3 万辆/17.7 万辆,同比增长 27%/25%。考虑它们明年更多的新产品和收入对应更具空间的目标市销率,判断其在更长时间维度的上行空间更大。
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拓海外市场,主流车型占比提升新能源汽车出海全球新能源汽车高增长,中国新能源车主要销往亚洲和欧洲。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共识,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大厂等纷纷加入造车队伍。2024年1-4月新能源车合计销量持续增长,中国、美国和欧洲销量分别为294万辆、47万辆和92万辆,纯电仍为主流。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销量高速提升,2024年1-4月中国出口新能源车66.3万辆,出口均价2.3万美元,其中纯电动车占比85.8%,插混动力汽车占比大幅提升至14.2%。从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地区看,亚洲和欧洲为最大市场,2024年1-4月分别出口亚洲、欧洲26.7万辆、22.7万辆,占比40%、34%。
汽车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会:整车格局边际改善、重卡景气持续修复汽车重卡从结构上看,10-15万价位段的车型,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提升空间最大。 根据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2023年和2024M1-4,10-15万价位段的乘用车销量分别为697/212万辆,占整体乘用车的27%/28%。该价位段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16%/19%,明显低于新能源乘用车整体的35%/36%。
2024新能源车险行业发展报告:守正创新车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诸多新科技的载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先发优势,改变了传统燃油车产业由国外汽车巨头主导的竞争格局,是形成和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新能源车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互补产品,对新能源客户的用车体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新能源车险产品的优化和创新,是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此外,“新能源车险”也处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及的“五篇大文章”中多篇“大文章”的结合点,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的重要实践领域,对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氢能专题报告:氢洁能源应运而起,中国需求独占鳌头氢能新能源我们认为随着绿氢制取技术成熟,以及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电力成本降低。未来氢能及氢基燃料有望在能源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氢能在工业领域应用成熟,叠加碳排要求,绿氢消纳有望从工业端、交通端逐步过渡到氢基燃料应用到航运、储能发电中。氢能应用端受益燃料电池汽车放量及氢基燃料应用、绿氢项目及管道招标,推荐标的潍柴动力、华电重工、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冰轮环境、科威尔、中复神鹰。受益标的亿华通、东方电气、美锦能源、吉电股份、大洋电机、昇辉科技、华光环能、石化机械、兰石重装、厚普股份、致远新能、富瑞特装、中集安瑞科、浩通科技。
固态电池行业专题报告:具有技术颠覆潜力的新技术固态电池新能源固态电池具有技术颠覆的潜力:传统液态电池体系成熟,但难以出现大幅性能突破。从兼顾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性两方面出发,以锂金属作为负极,使用稳定、不易燃烧的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最有技术颠覆潜力的电池。双极堆叠的可能性、锂金属负极的使用能保证其具备大幅领先的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可以轻松突破 400Wh/kg,固态电解质则能够保证优秀的安全性能。
电动重卡行业研究:经济性提升需求高增,锂电空间进一步打开电动重卡锂电电动重卡23年渗透率5.6%,政策驱动+经济性催化下,23年接近翻倍增长,未来渗透空间大。国内新能源重卡23年销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36%,电动化率提升至5.6%,目前电动重卡在倒短运输和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下已基本成熟,叠加电池降价推动购置成本显著降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进一步显现,在高排放企业碳减排政策及公用车辆电动化政策的推动下,预计24年电动重卡销量有望达7.4万辆,同增116%,渗透率提升至8-9%。中短途运输成为重卡电动化高渗透率场景,我们测算中高渗透潜力应用市场约占电动重卡总市场的37%,远期看国内电动重卡销量有望达50万辆/年+,且考虑后续充换电站设备覆盖度提升,纯电重卡带电量及续航里程提升,有望进一步突破干线运输场景,未来渗透空间进一步打开;当前海外渗透率极低,欧美一年电动重卡销量不足千辆,随着政策推动及Semi等具有竞争力的车型推出,远期全球电动重卡销量有望达100万辆+。
叉车行业研究报告:下游需求持续景气,电动化、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叉车电动化国际化叉车主要用于制造业、物流仓储等搬运场景,市场容量持续增长。2013-2022年全球叉车销量由 98.9 万台增长至 200.6 万台,CAGR 为 8.2%;2013-2023 年中国叉车销量由 32.9 万台增长至 117.4 万台,CAGR 为 13.6%,增速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