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全球正在见证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经济”范式重构。人工智能作为拥有自我进化能力的通用赋能技术,正以指数级创新速度突破“技术-经济- 社会”的三重边界,其影响力已超越传统 ICT 技术的历史坐标系,展现出重塑人类文明进程的史诗级能量。人工智能的技术路径和产业生态尚处于不断演变的阶段,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主导技术路线,赋能行业发展也将带来更多可能性。
意法半导体:2025年电源管理指南白皮书意法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在设计电源管理系统或子系统时,不论是能源生产或分配系统、供电或LED驱动电路、还是工业开关电源或电动汽车电力应用,它必须提供高效率、低待机功率,以及高功率密度、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遵守特定的成本约束条件。 任何此类系统的关键部分都是分立或集成的功率半导体元件,这些器件在能源供应链上的每一级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与先进的控制技术组合应用,可以推动家庭、社区、乃至整个地球在节能领域持续改进。
天机阁:2025年具身机器人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具身机器人关节模组传感器轻量化材料研发加速,但成本高,如特斯拉Optimus单体成本超10万美元,高昂成本阻碍大规模商业应用。 核心零部件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采购意愿,导致市场推广缓慢,制约行业快速发展。
零跑汽车研究报告:厚积薄发盈利转正,出海有望带来高成长零跑汽车坚持全域自研自产,优秀产品战略助力公司突围。零跑汽车成立于 2015 年,自成立之初便坚持全域自研、掌握了超级集成技术架构,并在 2025 年正式迭代至LEAP3.5。目前零跑旗下的车型主要聚焦在 10-20 万主流的乘用车大市场,2024年零跑汽车总交付量接近 30 万辆,在新势力品牌中稳居前三。我们认为,零跑的成功本质上源于其全域自研的能力,并延伸出三大成功要素。其一:依托于集成技术架构高效率的推出了 C 系列的增程版车型,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其二:依托于 LEAP 架构的持续迭代升级和优秀的产品思维,老车型改款不仅能显著增强性价比,还能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助力 C11 和 C01 等车型持续焕发生机;其三:依托于全域自研带来的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零跑的新车型均能做到相较同级别车型更高的品价比,因此上市便能成为爆款,助力了公司的销量提升。
蓝黛科技研究报告:触控显示与动力传动领先厂商,人形机器人提供增长新动力蓝黛科技触控显示动力传动人形机器人拥抱新能源化趋势,业务版图持续完善。随着新能源车蓬勃发展,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电驱传动系统零部件及减速器,产品转型升级及时跟进,产品门类从传统乘用车向商用车、新能源汽车、非道路机械拓展,与上汽、一汽、丰田、比亚迪、广汽等中高端客户密切合作,新能源产品积极与法雷奥西门子、格雷博、日电产、博格华纳、舍弗勒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在即,关注核心环节投资机会机器人精度、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决定了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性能优劣;国内和海外厂商的差距主要为材料、工艺、设备三个方面。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为例,全身共有28个执行器,其中包括14个线性执行器,百万台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模下丝杠市场空间约为140亿元。
固态电池专题报告: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极限几何?固态电池我们认为全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的优势,后续产业化有望加速发展。因兼具氧化物的高机械强度与聚合物的柔性界面接触优势,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池实验室研究已达量产标准,正加速迈向产业化。目前采用 LLZO/LLZTO 与 PEO/PVDF 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广受关注。
M2觅途咨询:2024年人形机器人核心硬件市场发展白皮书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融合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尖端技术,技术的不断革新,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场颠覆性创新。 市场前景: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在市场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人形方案的基本定型,为上游核心硬件产业带来了较为确定性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到2035年,核心硬件的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万人民币。
2025年上海车展分析:全球最大车展上海启幕,超百款新车扎堆首发上海车展汽车车展历史回顾:上海车展自199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行业盛会之一。历届车展都见证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从早期的燃油车展示到如今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上海车展始终走在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