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化

站内搜索

通信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全球云厂商加大AI投入,卫星互联网迎规模部署

全球互联网云厂加大 AI 投入,数据中心网络配套均受益。全球互联网云厂展开军备竞赛,均在投建数据中心和自研 AI 芯片,北美四大互联网云厂和国内 BAT 资本开支季度性均呈现明显同环比提升,字节跳动成为新的 AI 应用竞争者。在应用推理大规模落地以及算力带宽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降本、降功耗成为关键,机柜内铜缆连接、更高速率的光模块和交换机、光电共封装 CPO/光互联 OIO、硅光、液冷、数据中互联 DCI 等技术成为新趋势,北美的博通、国内的华为均成为新的算力核心供应商。此外,新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大规模建设后传统的配套服务业务有望迎来拐点。同时,应用端呈现百花齐放,端侧 AI 有望推动物联网(AIOT)和 AI 手机迎新一轮景气周期。

通信行业专题报告:AI进入推理时代,重塑网络与终端链价值

AI驱动行业指数重回高位,估值仍处相对低位。 通信(申万)指数创2017年以来新高,截至2024年12月19日涨幅超35%,跑赢大盘,年初红利资产、多模态AI、低空经济及卫星互联网催化行情,9月下旬伴随多项政策出台,A股整体市场普涨,通信指数快速拉升。年初至今光模块、液冷、ICT设备等板块实现较大涨幅。行业整体收入增速较2023年同期略有提升,净利润增速超过营收,盈利能力改善。AI算力对业绩拉动作用明显,光模块器件收入利润增速居前,物联网、连接器板块需求回暖,AI创新带来新增量。展望2025年,AI进入推理阶段有望驱动新一轮算力需求增长,国内低轨卫星组网开启,我们看好通信板块投资机会,重视自主可控方向。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拆解CPO,AI智算中心光互联演进方向之一

(1)变化 1:硅光技术加速发展,CPO 硅光光引擎不断成熟。硅基光电子具有和成熟的 CMOS 微电子工艺兼容的优势,有望成为实现光电子和微电子集成的最佳方案。硅光光引擎作为当前 CPO 光引擎的主流方案,硅光技术的成熟有望进一步带动 CPO 的发展;(2)变化 2:龙头厂商积极布局 CPO,进一步催化 CPO产业发展。Intel、Broadcom、Raonvus、AMD、Marvell、Cisco 等各大芯片厂商均有在近年 OFC 展上推出 CPO 原型机, Nvidia 及 TSMC 等厂商也展示了自己的 CPO 计划;(3)变化 3:AI 时代高速交换机需求增长,CPO 是在成本、功耗、集成度各个维度上优化数据中心的光电封装方案,优势不断凸显。

2024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报告

市场概览:2023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为4758亿元,增速为19.2%。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发展,驱动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从“完善综合能力”向“构建融合能力”转型。技术能力革新与商业实践创新成为整体云服务行业关注焦点。 技术能力:以模型为核心,实现“云、数、智”深度融合,构建“内外兼顾”的技术能力。对外,云厂商围绕模型发展所需关键要素,为自研模型、第三方模型提供相关算力、算法、数据产品与服务;对内,云厂商借助自研模型、第三方模型升级传统云产品,深化云产品服务能力,强化运行效率,优化使用体验。

通信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海外线把握算力前沿技术变革,国内线紧抓基建天地融合机遇

海外线:AI驱动25年国内外巨头资本开支预计持续保持高企,在此背景下,首先建议持续关注高增长&高确定性的数据中心内短距离光模块&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以及网络架构升级带来的铜互联增量市场。其次,25年OCS、CPO等新技术路径有望迎来重要突破,建议重点聚焦相关的产业化进程。此外,伴随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的加强,光模块行业内预计将出现一定的制造业回流趋势,北美本土光模块厂商及相关的代工厂商可能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光通信板块建议关注: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汇绿生态、万通发展等。

2025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报告:持续聚焦AI算力,关注低轨卫星互联网和出海成长股

回顾 2024 年(截至 2024.12.11),通信板块在 AI 加持下涨幅居前,当前通信行业估值接近历史中值,量子通信、光器件光模块、连接器及线缆板块领涨。AI 是通信行业的新动能,产业日新月异,技术迭代和产品应用层出不穷,中国和美国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迅速,带动上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加速发展。此外,低轨卫星互联网突破了从 0 到 1 组网阶段,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望 2025 年,国内外 AI 基础设施需求共振,大国博弈和技术升级持续演绎。建议持续聚焦 AI 算力,同步关注低轨卫星互联网和出海优质股。

通信行业策略之AI基础设施篇:AI的新视角,从算力之战到能源之争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重新评估 AGI 的发展趋势和投资者预期。市场以算力为起点,延伸出 GPU、光模块、交换机、存储等赛道,并借力海外映射,对 AI 应用翘首以盼,但忽略了当算力放量时对上游基础设施的拉动。如果说应用是爆发力最强的方向,那基础设施便需久久为功,不仅是液冷散热,对能源的需求才是根本,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2025年通信行业投资策略:算网传导分化、卫星产业强化、景气周期优化

AI产业趋势由训练主导演进至推理主导,算力方案选择趋于多元化。对于光通信产业链而言,下游需求持续爆发,倒逼以硅光为代表的新技术份额迅速提升,上游国产芯片、器件、模块等产业链开始导入;国产化算力、网络芯片的商业化预计将实质推进,液冷为代表的配套技术加速渗透,数据中心供需拐点已现;智能算力模组。

2024年低空智联网发展研究报告

2024 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作为全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低空经济的崛起推动了传统交通网和地面互联网向立体空间拓展,实现了数字经济布局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数字经济形态,催生了万亿产业新空间。

通信行业年度策略:向新求质,AI驱动产业变革

回顾 2024 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模型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算力服务、云业务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并展现出由 AI 带来的收入增量,推动 AI 加速发展。国外厂商发布 AI 视频生成模型 Sora、Gemini 1.5 pro、多模态模型GPT-4o,国内厂商发布豆包大模型、海螺 AI 等。AI 与算力发展相辅相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期叠加政策刺激带动行业估值回升。 展望 2025 年,国内外 AI 行业催化不断,云厂商加大 AI 相关投入,AI 创新引发的算力竞赛推动硬件基础设施继续升级扩容。随着 AI赋能以及创新产品的发布,AI 大模型在手机上的使用有望打破终端市场创新不足的局面,对硬件更高的性能需求有助于推动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回暖。我们看好行业景气度高、成长性强的光模块及光芯片,AI 手机带来产品量价齐升的消费电子零部件,以及高分红、经营稳健叠加数据资源入表的电信运营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