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 关键节点已然来临,自动驾驶或将步入商业化突破阶段。在此之前,因车载算法架构以及数据体量的限制,从 “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迈向 “自动驾驶功能” 的进程困难重重。然而,随着 BEV+Transformer 算法的广泛应用以及端到端技术的出现,智能驾驶的商业落地开始逐渐加速。截至目前,百度 Apollo、MOMENTA、小马智行等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宣称具备提供 L4 高阶智驾技术的能力,并将技术下放给各大主机厂进行量产。在政策方面,6 月 4 日,工信部等四部门确定了首批 9 个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L3)试点的企业,这使得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规模落地有望加快速度。
V2X 建设正在加速,能够有效弥补单车感知与通信方面的短板。相较于单车智能路线,车路云一体化有利于在复杂多变的城市路网中提升感知与统筹能力,降低误判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我国在车联网基建规模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截至 2023 年 10 月,我国 5G 基站累计达到 321.5 万个,全国车联网路侧通信单元超过 8500 套,相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超过 2000 套。未来,随着各地区 V2X 建设规划持续出台,产业规模有望加速增长。在车载终端方面,佐思汽研的数据显示,2023 年乘用车 C-V2X 前装率约为 1.2%,前装规模超过 27 万辆,预计在 2026 - 2027 年迎来规模装车期,在乐观情境下前装率有望达到 9%。
Robotaxi 或许是目前高阶智驾落地的最佳场景,出行服务业态可能正处在变革前夕。具有集中化远程监管、专门团队成规模维护保养以及标准化操作流程的 Robotaxi,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阻碍自动驾驶技术成功商业化的痛点,在可靠的安全裕度下实现大规模运行。根据现有数据进行测算,Robotaxi 在中性预测下盈利能力较为突出,这一结论也印证了萝卜快跑宣布在武汉实现盈利的事实。而且由于技术进步的棘轮效应,随着智驾技术持续迭代,未来其竞争优势有望不断增强。如祺出行在公告中预测,Robotaxi 的每公里成本有望逐年下降,并在 2026 年后形成对载人出租车 / 网约车的相对优势,且这种优势将持续扩大。
在高阶智驾和 Robotaxi 的推动下,车载感知、计算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感知方面,随着激光雷达 + 高精度地图在 Robotaxi 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激光雷达 + 高精地图方案的可靠性有望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Robotaxi 产业的发展有望成为激光雷达出货量持续高增长的动力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4/2025/2026 年分别达到 139.6/240.7/431.8 亿元,同比增速将维持在 70% 以上。在计算方面,高算力智驾域控制器已经成为各大主机厂在成本方面倾斜的重要方向,纷纷通过算力预埋来应对高阶智驾对于算力的需求增长。2023 年,200TOPS 以上的高算力智驾域控制器出货量同比增长 382.29%,达到 50.32 万辆。下一代的智驾芯片也纷纷采用高算力设计,拥有成熟开发生态和落地案例优势的厂商有望持续受益。